交通系統行風建設方案

4、鞏固“樹文明形象”成果,全面加快交通建設步伐,積極構建和諧交通。一是加快青蘭高速公路建設,冀魯界至邯鄲段(一期)完成投資12億元,力爭主體工程完工,邯鄲至涉縣段(二期)年內開工建設。年內解決200個村的通油路問題,完成建設里程500公里,使全市行政村通油路率達到96%。同時,大力實施“村村通客車”工程,實現路通車通,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加強行業管理,提高巨觀調控水平。加強客貨運輸市場建設和管理,嚴厲打擊違規經營行為,促進運輸市場穩定有序發展。三是繼續加強交通規費征管力度,挖潛增收,為交通建設集聚財源。四是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激發廣大幹部職工自覺維護交通形象、創建交通文明品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系統評議方法

各縣(市、區)交通局以參加當地評議為主,條塊結合。

局直參評單位行風評議採取問卷測評(50%)、工作考核(30%)、領導直評(20%)的方法進行。一是問卷共300份,發放對象是各縣(市、區)交通局及主要領導、局機關處室、局直非參評單位。二是工作考核依據制定的行風評議考核辦法進行,主要採取日常考核(70%)和集中考核(30%)兩種方式進行。三是領導直評主要是徵求市局領導班子成員意見,直接對參評單位作出評價。同時,各縣(市、區)交通局對基層站所進行考核,各縣站(所)的平均分占局直參評單位50%的分。

行風建設工作辦法及步驟

按照上級要求,緊緊圍繞落實推行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機關效能建設、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的十項規定》、為“大產業、大基地、大園區、大項目”建設服務等四項重點工作,認真做好行風建設各階段工作任務。

(一)宣傳動員階段(4月底以前)

主要做好以下7項工作:

1、健全工作機構。4月30日前,各縣(市、區)交通局、局直有關單位參照市局調整領導小組情況分別調整本單位行風建設領導小組,抽調專職人員充實辦公室。

2、制定工作方案。4月30日前,市局制定行風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及向社會公開的行風建設承諾內容,縣(市、區)局、局直有關單位將本單位工作方案和向社會公開承諾的內容上報市局行風辦。(市局行風建設承諾內容附後)

3、動員部署工作。各縣(市、區)交通局、局直有關單位要及時召開動員會安排部署行風建設工作,並將召開動員會情況上報市局行風辦。

4、公開承諾。市局主要領導根據市評議辦安排通過電視和報紙進行公開承諾。各縣(市、區)局和局直參評單位也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行風建設及服務承諾。同時,要暢通舉報渠道,繼續在“114”查號台登記和向新聞媒體公開行風建設熱線電話(市局熱線電話6268191、6268001)。

5、加強輿論宣傳。市局及參評有關部門要積極參與市評議辦和市電台聯合舉辦的“清晨行風熱線”節目,及時受理和解答民眾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同時,各單位要積極參與市評議辦在《邯鄲廣播電視報》開設的“千家萬戶評行風”活動,注意收聽、收看省電台、電視台舉辦的“陽光熱線”、“聚焦行風”節目,對節目反映出來的問題,有關單位要儘快調查和落實,確保反映的問題落實到位、處理到位、及時反饋。注重與當地新聞媒體加強溝通,加大對交通系統行風建設宣傳報導力度。並積極向上級新聞媒體推薦,加大宣傳的廣度。

6、積極參與各級評議辦組織的集中宣傳活動,並自行組織一次“陽光服務”活動,散發宣傳製品,宣傳交通形象,現場受理民眾投訴,服務社會。

7、積極與各級評議辦及評議團聯繫和溝通,調整和續聘交通系統行風監督員。

(二)自查自評階段(5、6月份)

1、各縣(市、區)交通局、局直有關單位及各基層站所要從以下方面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查機關效能建設是否紮實開展,工作作風是否轉變,為企業、為人民民眾服務的意識是否增強,有無違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六條禁令”行為;有無“冷、橫、硬、推、拖”等行為;有無在崗不盡責,行為不規範,素質不高,作風不實,效率低下等問題;有無官僚主義作風、不能正確履行職責,造成工作進展遲緩和矛盾激化引起的集體上訪。二查執法是否公正,有無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執法不廉和以權謀私現象,有無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權權交易、權錢交易和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吃拿卡要等問題。三查在優質服務中是否做到了熱情服務、微笑服務、主動服務,服務設施是否完善,服務是否到位。有無“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現象。四查政務公開是否到位,有無不公開、半公開或假公開等現象;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機制是否完善,公開渠道是否暢通,公開內容是否全面和真實,公開範圍是否與行政權力涉及的範圍一致。五查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是否公開、公平、公正招投標。六查“收支兩條線”規定是否落實,有無擴大收費範圍,提高收費標準現象,有無下達罰款指標。七是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管理是否到位,有無違規使用建設資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