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合行為

在同諸如貴族、學者、領導人及其他各種人群交流時,要記住在稱呼人時使用頭銜,也可以簡單的稱呼為"先生"、"女士"等。在歐洲,只有兩個知心好友達成共識時才可以彼此直呼其名(如約翰•史密斯,約翰就是他的名)。其他很少有直呼其名的情況。所以在外面,不要在關係一般的熟人面前建議使用名字來彼此稱呼。

舞會上的習慣也要注意,在美國,年輕人參加舞會可以帶女伴一同前往,但在歐洲,卻不是如此。還有,當別人對話時,不要隨便插嘴,對於舞伴的選擇,也要注意,應該在距離較近的人群中挑選舞伴,而不要在意她的年齡情況。在歐洲,與人交談有許多規矩同美國的不一樣。即使是在胡侃時也要注意到正在進行的話題是否適合當時的場合。有些涉及純私人的問題最好別問。有關錢的問題,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都最好避免提及。還有,在外國,儘量避免與人發生爭執,發生後,要保持冷靜,不要對罵,因為,作為一個外國人,這不是你的特權。當然,發生這種情況後,也可以使你明白,你的這種做法是與當地的習慣不相符合的。

當有人真誠而虛心的向你請教有關你祖國的問題時,你應該盡你所能向他說明。當然,你可以承認對某些領域的無知與懷疑。

4.告辭的藝術

一個細心的旅遊者會發現,當他即將離開某個城某地時,他會收到比預期多的多的東西,如鮮花、卡片、和其他各種禮物。出於禮貌,在離去前,留出一至兩天時間去拜訪熟人,和他們告別,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即使如此會讓你幹不了其他的一些事情,但這是必須的。還有一點,就是除非你真的打算前去,否則不要答應任何邀請,包括那些沒有明確提出的。我們只是偶然流露出的意願,歐洲人會把它當真,如果你沒有去,不但會令朋友失望,而且會給人留下偽善的壞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