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治”從“治吏”開始

“研究歷史,最終是為了開拓未來”。作為整體的古代官吏制度是皇權專制統治的一部分,是皇權專制王朝的修復機制。然而其中具體制度的設定還是許多對我們有啟發的。本書在這方面屢有提示,也許與作者長期從事組織工作有關。

《中國古代吏治札記》是一本專門評述和研究古代官吏制度與文化的著作。作者認為,所謂“吏治”,“包括官吏的設定、配備、選拔、任用、升黜、獎懲、考核、監察、教育、培養、道德、操行、規章、制度等有關官吏管理的諸多方面的內容”。這本書從制度建設與文化背景兩個方面考察了選官,官吏的考課、行政監察,任官的“迴避制度”“職官體制”,以及“官德”、“儒家人才思想”、“貪官和懲貪”、“吏治思想演進”、“古代政治革新”、“古代盛世興衰啟示”等方面。前面偏重評論官吏制度的得失,後面則深入考察了這些制度的文化背景。它展示了古代制度與意識形態的一體化原則。也就是說制度不是無源之水,是有儒家意識形態為依據的。這是“吏治”成功的保障。另外,制度本身的設定也是十分嚴密和完整的。它是一個分權制衡、並具有自我協調機制的有機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吏擁有權力卻不負責任,行使權力卻不受監督和抑制濫用權力現象的出現,也就是說,這套制度本身具有“治吏”的功能,從而在保障社會穩定上起了很大作用。

“治吏”首先表現在選官上,它不僅改變了先秦的“世祿世卿”制度,還竭力避免“親貴合一”,官吏被特權集團壟斷,追求官吏來源的普泛與公正。兩漢的察舉、魏晉的九品中正,隋唐及以後的科舉等制度的出現和改變都是要解決官吏來源問題的。到了明清的科舉考試,大致做到了“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取,張榜公布”,基本實現了選官向全社會開放。雖然科舉制度的設計總目的是削弱朝中大臣權力和加強皇帝個人權力的,但這個制度破除了世襲制,給身處下層社會的青年以希望,把社會精英人士吸引和凝聚在朝廷一邊。其作用遠遠大於選官本身。

《禮記》中說“官者,管也。”古代官吏就是管人的,而且無所而不管。明代有個笑話說,某官外出,見一輕薄子搖搖擺擺走在街上,風吹起他的長衣,露出紅綾子褲腿。官怒其奢侈,叫衙役拿下,按倒打他十板子,剛打了五板,輕薄子跳了起來說:“老爺!上半截是麻布接的。”從這個笑話里可以感受到官的權力和威嚴。他無所不管,對於治下百姓,擁有無限的權力。官的這種屬性本身,就易於使其權力膨脹,並導致濫用,以權謀私。因此在“吏治”系統中設定許多約束機制,抑制其惡性發展。

古代官吏文化與制度中對官吏的約束主要有三條。在選拔官吏過程中關注這些預備官吏受儒家思想約束的程度(也就是“德”)。如明清兩代為什麼要考八股文?有人說,八股使人不學、使人做不好文章;他們不懂八股不是培養學問家和文章家的,八股是製造官員的。因為八股文體是要代聖賢立言的,十幾年、幾十年都模仿聖賢說話作文,其題目又多來自“四書”等經典,儒家仁政學說自然滲入其骨髓,其影響不能低估。

另外,體現官德的官箴長期流傳,形成了輿論,如州縣衙門大堂所立的石碑上書“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樣的箴言為上下官民所認同。這些對當官的為非作歹有一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