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室跟崗工作總結

21天的帶崗工作結束了,這是忙碌又充實的21天,一切都在摸索中前進。慶幸的是,這是一批勤奮好學、團結互愛的學員,他們組成了工作室第一個快樂研修的團隊。聽講座,寫反思,寫日誌;觀課、議課、上課,開發課例、主題教研;讀教育名著,寫心得體會;送課下鄉,扶貧支教,出工作簡報等等,學員們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所表現出的強烈的團隊精神與工作、學習熱情讓我深深地感動。

第一部分任務與困難

1、培訓理念與研修方式

我的工作室以“名師引領,反思為主,實踐為本”為培訓理念,倡導“實踐中研究,反思中學習,改進中進步”的研修方式,以課為載體,大團隊里再分小團隊,強調團隊的合作學習交流與共同進步。

2、學員跟崗學習任務

(1)上研究課1-2節,聽課不少於10節;(2)撰寫教學反思不少於3篇;(3)“同課異構”上課教案1篇,開發教學案例1個。(4)讀書筆記2篇;(5)、撰寫跟崗學習日誌至少10篇;(6)完成開題報告,撰寫課題研究方案;(7)個人跟崗學習總結1篇

3、所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法

帶崗工作的前期準備是倉促的。學員住在哪?怎么解決吃的問題?工作室在哪?工作室的設備怎么解決?所有的實際問題都讓我感到惶然,我甚至有些後悔不自量力參加了這項工作。

(1)工作室的問題。由於種種的原因,工作室一直沒有落實,我如何完成這帶崗的工作?我很感困惑。劉良華教授的一句話最終成了解開這一切難題的鑰匙。他說,遇到問題不要抱怨,要多去想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方式,不再去考慮自己能否擁有一間工作室的問題,我把學校的圖書閱覽室變成自己的臨時工作室,讓[本文來自m.diyifanwen.com]工作人員把一張張的桌子拼起來,成了學員們學習交流的大圓桌,又讓電教管理的老師搬幾部電腦到圖書室,接上網線,簡陋的工作室就有了(後來電腦一直無法上線,這是學員最為無奈的,他們只好都晚上在酒店上網查資料,發部落格。不過他們都沒有發牢騷,挺難為他們的。)

(2)吃、住的問題

我的學員大都是來自湛江地區縣城的,經濟條件不好,要讓他們安心學習,就要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為此,我多方了解對比,終於確定了學校附近的價格相對便宜的國信商務酒店,50元/天。但吃的問題就有些難解決了,學校附近幾乎沒有辦得好的小吃館,國信商務酒店裡也沒有餐廳。學員們倒是隨遇而安,他們表示由自己想辦法。結果他們是三三兩兩自己找些小食店解決吃飯問題,我卻是很不安,一擔心衛生問題,二擔心安全問題,於是有時我從經費中拿出部分錢請他們吃晚餐。想來,21天,真的挺難為他們的。

第二部分過程與做法

21天,最讓我高興的是學員的跟崗學習進程很順利,具體內容如下:

一、觀察名師課堂,聽名師專題講座,獲取專業引領。

除了本人的課外,我還帶他們到十二小聽特級教師譚永換校長的錄像課和“用思想領導,以情感激勵,在現實與理想的夾縫中踏歌起舞”的專題講座,學員感悟到“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須‘找準切入點,具有動情點,抓好訓練點’”(學員語);聆聽了湛江師範大學王林發的“名師是怎樣煉成的”專題講座,學員認識到造就名師的三個關鍵: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有自己的教育改革行為研究,要發表論文(學員語);聆聽了昆明市一中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趙燦東“如何培訓骨幹教師”的專題講座,尤其趙校長的弟子張老師的現身說法——她的跟崗學習體會更讓學員“深深地感悟到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學員語)。

在這一部分培訓內容中,我本著以實踐為嚮導,以名師實踐經驗為資源,以解決學員成長中的困惑、問題為重點。學員通過自己的所見、所悟、所感,相互交流,從而得到了實質性的引領,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