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語文的愉快教學法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套用性的學科,且該學科本身具有生動有趣的內容和幽默風趣的語言藝術,對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優勢,這些因素均有利於語文愉快教學的實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故事、一則笑話、一句幽默甚至一個手勢動作,都可以成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材料;一席知心的話、一句讚賞的表揚、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有趣的活動,都可以成為激發學生“願意學”的好手段,都可以帶給學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愉快教育”的實質是面向全體學生,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真正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雙邊作用”,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愉快教育”的特徵:在教育的培養目標問題上,強調愉快發展,在發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發展。愉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有助於學生髮展;在受教育者發展的內外因問題上,強調在需要層次上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在處理教育中知、情、意關係問題上,強調以愉快為核心的各種積極情感與認知的互促,達到知、情、意並茂。這三個有機方面,前者是愉快教育的目標之一;中者是愉快教育操作上的支撐點;後者則是愉快教育中貫徹始終的一條主線。實施愉快教育的重點在課堂教學,而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是師生雙方各自對教學活動的情感、態度、師生雙方的人際關係和相互作用以及教學的方法。

一、愉快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愉快教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德、智、體、美等諸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個性也能得到健康的發展。當前教育的主要弊端是學校被束縛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中,學生被束縛於沉重的課業負擔中,學生個性受到壓制,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提倡素質教育,使學生適應社會,教師就應根據教學實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其次,愉快教育有利於提高學生素質。提倡愉快教育不僅僅是為了減輕課業負擔,更不是降低教育質量。它以教學的思想轉變為先導,以激發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核心,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標,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最佳化育人環境,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以課堂教學為主體,同時著眼於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教育活動的有機結合,把全面發展的教育融合於全部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之中。

再次,愉快教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語言親切,神態自然,情緒飽滿,心境良好自然會消除學生恐懼、緊張的心理,增強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反之,教師語言晦澀,神態緊張,情緒低落必然會造成學生不安、沉悶和懶散,是課堂成為一潭微波不興的死水,心境即日常人們所說的“心情”,在心理學上講定義為一種帶有渲染作用,比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狀態。

二、實施愉快教學的必要條件

要實施愉快教學,既要語文教師自身樂教,更要學生樂學才行。這是因為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

1、要實施愉快教學,教師本身要“愉快”,否則其不良情緒就會影響到學生,從而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因此,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必須在上課前及早將不良情緒趕走,迅速進入“樂教”狀態。“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作為現實生活中一個真實的自我、普通勞動民眾的一員的人民教師,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如果帶著這樣那樣的情緒去上課,肯定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影響到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一旦出現情緒不穩定,必須學會冷卻自己的情緒,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才能進入正常的“樂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