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班主任管理心得

第三,作為班主任,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保證有一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是責無旁貸的。我一直認為,在學生當中,從某一角度來說,最大的“犯罪“行為就是課堂的說話。但是作為老師,是沒有可能每節課都跟在班中的,怎樣才能對課堂的情況了如指掌呢?―――讓學生管理學生,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為此,我在班中設立了班務日記,指定班幹部輪值,每節課下課以後,由值日班幹部徵求當堂老師的意見,如有違紀的,登記在案,第二天送交班主任老師,再及時處理。有了較快的信息反饋,對於違紀的同學,也有了一定的壓力。

第四,學生出現了違反紀律的行為,是應受到懲罰的,但懲罰只是一種手段,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應找出違反紀律的原因,再對症下藥。要走進學生心靈深處,可以通過談話、家訪、同學間的間接了解等,除了這些以外,讓學生寫好周記,把他的心裡話向你傾訴,這也是一種好的辦法。但為了能取得好的效果,應當注意的是,首先,應保護好學生的隱私權,這非常重要;再之,在周記中,老師不要講大話、空話,不要呼口號,周記,可以說,是師生間交通的橋樑,是真情的流露;另外,在周記的批改上,要及時,要交者必批,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五,應重視家訪的工作。當學校、老師單方面的教育效果不理想時,加強同學生家庭的聯繫,互相配合,往往會出現“柳暗花明“的局面。

除了以上所說的,還有其他很多辦法―――只要我們肯動腦筋。一個班的紀律搞好了,有了較為優良的班風,每位同學在學習上,自然會取得進步。同學們到學校來,目的就是讀書,能讀好書,這才是最根本的。班主任對於班中同學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怎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呢?我覺得,應當根據遇到的實際問題,作出相應的措施。

第六,抓好班集體建設

學生的學習生活都離不開班集體的影響,班集體的巨大教育力量在於,它不象個別教育那樣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無時無刻不在有形無形地影響和薰陶著每一個學生。因此班集體的建設要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我認為首先是靠班主任老師的人格、個性、知識能力、態度和作用去影響班級,打下樹立良好班風的基礎;其次是發揮班委的作用,以學生中的積極分子、優秀者去影響和帶動班級,利用豐富多彩的班會活動,把組織權利交給班委學生,讓他們去設計、開展,班主任只是參謀。這樣就培養了他們的組織和表演能力,樹立了他們在學生中的威性,養成學生會做人、會辦事、會學習的習慣,同時也把班主任的信任帶給了每一位學生。班上大事都由師生共同商訂,制定了嚴格的班規,樹立規範,師生互相監督促進,加強班級管理。班主任在這一系列中充當了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引導者,通過教學、活動、競爭、示範、規則等途徑建設好班集體。利用每周一次的班會舉辦討論會“班級航向駛向何方”、“爭做先進班集體的主人”、“班級榮厚——我的責任”、“我身邊的榜樣”、“怎樣看待班級常規考核”、“這樣的事不能做”等,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精神,提倡熱情關心、幫助,反對自私自利,把班級變成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使學生享受到兄弟姐妹般的天倫之樂,又使集體對學生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