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要處理好十個關係

一、多元解讀與閱讀導向的關係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提倡多元解讀,鼓勵學生髮表個人見解。但是,前提是尊重文本,是“把握大意”,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無中生有。這不僅涉及到準確理解課文內容,而且涉及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問題,涉及到怎樣做人的問題。

如,《小猴子下山》,作者的本意是說做事要持之以恆,不可三心二意。而有的教師卻背離童話的主旨,引導學生從“經濟效益”的角度談感受。

再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讚美勇敢的力量,愛的力量。而當有的學生髮表老麻雀太冒險了的看法時,老師不僅不加引導,還順著學生的發言補充“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又如,《落花生》,許地山是借花生表明人生態度和做人準則──注重實際,不圖虛名,有益他人,默默奉獻。有的老師還沒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就讓他們表態,結果多數學生表示願意做桃子、石榴、蘋果,因為又好看,又好吃,比花生強多了。

鼓勵學生髮表獨特的感受,有利於發展創新思維,有助於從多個角度解讀文本,豐富閱讀感受。但是,一定要處理好多元解讀和閱讀導向的關係。這樣,才能不偏離作者的寫作目的,才能盡到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

二、年段目標與國小總目標的關係

既要熟悉國小閱讀教學總目標,又要牢記各個年段目標。在教學中要落實年段目標,體現階段性;還要望著總目標,想著相鄰年級的目標,體現閱讀訓練螺鏇上升、穩步推進的連續性。

國小閱讀教學重點是培養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的能力。各年段要有所側重:低年級,培養閱讀興趣;在閱讀中識字學詞;通過朗讀和藉助圖畫閱讀,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積累詞語。中年級,加強朗讀;練習默讀;學習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段;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略讀,粗知大意;體會詞句表達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達方法;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高年級,進一步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能體會詞句含義、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習詩歌、敘事性、說明性等不同文體文章的閱讀;學習瀏覽,根據需要蒐集和處理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默讀訓練,都要重視詞和句的教學;再者,感受理解、積累、運用的能力,不能割裂開來逐一培養,而應既有側重,又要整體推進,螺鏇上升。

三、教科書與其他資源的關係

母語教育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深刻認識母語教育的特點與優勢,增強資源意識,讓所有適用的資源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服務。此其一。教科書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資源,體現了課程目標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應以教科書為主,用好教科書。此其二。把教科書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教科書,這樣的語文教學單薄、狹窄、封閉,容易脫離學生實際和沸騰的生活。而過多地引進其他課程資源,少用甚至不用教科書,活是活了,但教學輕飄飄,語文訓練難以落實,各項要求難以達到。

正確的做法是,以教科書為主要憑藉,適當引進相關資源,適當拓寬教學途徑與形式,加強課程資源的整合,在學好教科書、實現基本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學得更多一點、更活一點、更好一點。

四、讀教材與寫教案的關係

在修訂的課程標準中,增加了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的表述。課改以來,有忽視鑽研教材的傾向,也有忙於蒐集資料、製作課件,顧不上設計教案的現象。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是有效、高效進行教學的基礎和保證。

在備課時,一些教師大致看看課文,就急於讀教參,甚至照著教參寫教案,搞教參搬家。這中間缺少獨立思考,沒有“化”的過程。雖然把教學要求、教學步驟寫在了自己的教案上,但由於沒有消化,還是人家的,肯定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這裡強調的是,在寫教案之前,一定要反覆讀教材、讀文本,這是每位老師(包括有較長教齡、有較多經驗的優秀教師)備課時最基本的功課。

讀文本,要讀進去。要進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作者表達的情感中,與作者共同經歷、共同欣賞、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樂,忘乎所以。自己不被感染,不被打動,怎么可能讓學生被感染、被打動?

讀文本,要走出來。要品味文本的語言,找準理解、欣賞、積累語言的訓練點;要熟悉作者的語言風格,以便有效地進行朗讀指導。還要揣摩寫法,找準讓學生了解、借鑑的重點。

總之,要細讀文本,反覆讀文本,從中了解作者寫作意圖和編者編寫意圖,讀出情感、情境、情趣,讀出語言風格、味道,讀出寫法的個性、精妙。要把感情、語言、寫法結合起來認真體會。細讀文本的過程,是與作者對話的過程,是自己被打動、被征服、對文本越來越喜歡的過程,是對文本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漸感悟的過程。對文本喜愛,進而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有了這個前提,才談得上具體進行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