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觀摩研討課有感

昨天我很幸運能到賀高去聽語文閱讀觀摩課,在那七節課里不僅欣賞到了賽課老師的不同風格和風采,更讓我對語文的教學中對文本重視的思考。

我們在這次全市性的中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中,聽了四節《明天不封陽台》和三節《七顆鑽石》的觀摩研討課。參賽老師對教材的處理方式與執教風格都各具特色,給觀課的老師和同學們都留下了較深刻的印像。但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很多老師喜歡把德育問題放在語文課的重要地位,花了大量時間去跟學生講,聊德育問題,卻忽略了對語文課文文本的體現和重視。語文教學的基本應是文本,語文教學應以文本為“根” ,適度超越 ,有助於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最後應又回歸到文本的整體學習上,這樣才能更好的 構建閱讀教學師生交往的新景觀。名言佳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都熟悉,是啊,就如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他的學生的,不是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大廈,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一起來建造大廈,教他建築。作為公開的課也不能丟了文本而追求課堂表面的“喧鬧與繁華”。我認為,語文教學應努力追求學生思維的躍動,語文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而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適度超越文本的語文課堂,能為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人格浸染、品格薰陶這些方面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語文教學是可以很豐富的,但它並不體現在課堂表面的“喧鬧與繁華”上,而是體現在學生的思維是否真正地隨著教師所指引的方向沉思默想、讓自己的思維縱橫馳騁。很多時候,語文課堂的“沉寂”也是一種美,因為那是思考美。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是思考的培育者,不是知識是注入者。”適度的文本超越要為這種課堂的思考美、豐滿美服務。拋開文本一股腦兒超越文本,那是會留下“後遺症”的,但適度的超越是需要的,這也是對語文老師自身學識、感悟、創新、鑽研教材、開發語文資源這些方面的能力的新挑戰。觀摩課對我感觸非常深刻,讓我不得不思考,作為語文教師:要想讓語文教學洋溢著新課程的太陽氣息,語文教師首先必須具有濃濃的書卷氣。我明白了智慧訓練的目的在於造就智慧的探索,我想,這探索,既指學生,更指我們教師;我想,上好語文課,關鍵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