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歌中的“三美”

詩歌聖地是人類的精神花園,聚集美景,凝結美情,現代詩歌更具情理義,更富新美力。它想像豐富,構思巧妙,極富音樂節奏,能凝練地反映時代生活,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結合詩歌教學,我覺得,“三美”是現代詩歌鑑賞的重點,下面結合《再別康橋》,講講現代詩歌中“三美”特點的體現。

三美,就是韻律美、繪畫美和建築美。韻律美”強調“有平仄,有韻腳”;“繪畫美”強調詞藻的選擇要艷麗、鮮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詩都可以形成一個獨立存在的畫面。“建築美”強調“有節的勻稱,有句的均齊”。其主要目的是在詩的內容和詩的格式上都擁有美。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詩很好的實踐了這“三美”的主張。首先,在音韻上,音節和諧,節奏感強。如詩歌的第一節,三次使用了“輕輕的”,這個形容詞,顯得節奏輕快、鏇律柔和,帶著細微的彈跳性,仿佛是詩人用腳尖著地走路的聲音,切合了詩人與康橋離別的歡愉中又帶有憂鬱的哀傷之情;在音韻上,二至六節中,又嚴守著二、四句押韻的規格,琅琅上口,抑揚頓挫,既是詩人尋夢的足音,又契合了詩人感情上的起落。第二,在畫面上,夕陽、金柳、波光、新娘、青荇、水草、潭水、清泉、彩虹、星輝,這些字眼,組成了一幅一幅的畫面,它們在讀者眼前不停的閃現,給人視覺上的美感,也給人色彩上的無窮想像。此外,這些畫面在給人美感的同時,更讓讀者很容易就體會到詩人那種依依不捨的情感,理解到了詩人對康橋的如情人般的感情了。讀者一路讀來,一路在獲取感官上的心靈上的美感,自己也不知不覺地融進畫面中,與詩人融為一體,與詩人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最後是建築美,全詩七節,四行一節,每節字數相近,錯落排列,迴環呼應,給人以美感。開頭結尾兩節又分別用”輕輕的“和”悄悄的“構成首尾呼應,使全詩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體之美。而在內容上,首尾兩節又形成了感情上的照應:來得瀟灑,走得也瀟脫,這正是詩人在離別多年後重訪康橋,對過去的時光的永久眷戀的體現。

《再別康橋》就是以“三美”為切入口,藉助如詩如畫的意象的描繪,把自己惜別心愛康橋,熱愛美麗自然,折射苦悶心靈的主題呈現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