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參加工作的這幾年,我聽過不少老師的示範課:有的教師講得井井有條,知識分析透徹,算理演繹清晰,學生聽得輕輕鬆鬆,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變式和實際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有的教師設計了許多細碎的問題,師生之間一問一答,頻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暢,但結果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卻並不理想;有的教師注重精講知識,留出大量的時間練習各式各樣的習題,雖然學生解題能力尚可,但卻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潛能;有的教師讓少數優等生在課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動、匯報……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多數學生作陪客旁觀,個別學困生更如霧裡看花,不知其所以然。這些課在平時的聽課活動和觀摩教學中並不少見。眾所周知,評價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我認為,如果不對好課的標準進行重新認識,勢必會影響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我認為一堂好課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考慮。

“一個都不少”——面向全體學生

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以統一化的集體教學為特點,強調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檢測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設的全班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一致性為前提,教學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課,首先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著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著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數學學習傾向。承認學生的差異性,並不意味著搞“填平補齊”,而是在致力於絕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髮展的同時,還要使那些在數學方面學有餘力的優生脫穎而出,學有困難的學生學有所得,達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應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與學生個體或教師與學生群體的單一課堂交往模式,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交流、多邊互動的立體結構;應有效地採用活動化、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應在練習層次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應對某些特殊學生(特優或學困)給予特殊政策;應使課堂成為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舞台。

“在活動中學數學”——關注學習過程

“數學是人們在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基礎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套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造”。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許多東西是教師難以教會的,要靠學生在活動中去領會。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學習。一堂好的數學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生髮展過程,引導學生參與概念、法則的形成過程,暴露學生學習知識的思維過程。具體說,教學時應抓住新舊知識的連線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幫助學生獲得新知學習的必要經驗和預備知識(奧蘇貝爾稱之為“先行組織者”),從而為新知學習提供認知固定點,提高學習者認知結構中適當觀念的可利用性;應啟發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找準新知的生長點,不僅要考慮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基礎,而且充分考慮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已了解多少,從而確定新知學習的起點(維果茨基稱之為“最近發展區”);應突出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在比較中發現矛盾,引發認知衝突,使學生達到“憤悱”的狀態,為學習新知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應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去親自體驗,決不去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決不替他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的,讓學生自己動口,決不代他講。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的生命在於套用”——注重學用結合

數學是一門套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的套用業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少專家指出,數學教學不能“掐頭去尾燒中段”,要重視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套用。一堂好課,不僅要讓學生建構知識的意義,還應使他們懂得知識的來源和實際套用,“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引自《國小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一方面,數學課本中有許多知識的教學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套用意識,特別是幾何初步知識、統計知識及一些套用題的學習,都是從實際出發,經過分析整理編成數學問題的;另一方面,由於課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許多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事例未能進入課本。因此,教師應處理好數學的學與用的關係,注重學用結合,進一步認識和體會數學的套用價值。

注重學用結合,應在課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數學套用性因素,堅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出發;應儘可能地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數據編制數學問題,體現數學與生活相伴;應在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上,改變封閉式的單向結構為開放性的多向結構;應儘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探索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和套用中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套用數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著眼全面發展

葉瀾教授說過:“課堂教學應被看做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

在數學課上,學生們除了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智慧型,還帶著自身的情感、動機、需要等一併投入課堂;學生們除了與教師交往外還與同伴之間進行相互交往;學生們除了認知、情意方面的發展,還包含群體合作能力、行為習慣及交往意識與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誠然,這一系列目標不是一節課所能完成的,但卻必須通過每節課來實現,滲透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在每一節數學課上,每個學生都是把整個生命投入課堂的,我們所進行的都應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著眼學生的全面發展,應在數學課上營造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無論是課堂的引入、新知的展開、結論的獲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發展、個性的展現……課堂的每一分鐘都能像磁石一樣緊緊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應創設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問題情景與任務目標,讓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有效地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助互動;應充分挖掘數學的形式美與內在美,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和育人功能,使學生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經常伴有輕鬆感、快樂感和成功感,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

新時代的課堂教學,已經進入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要目標的新階段。通過對目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反思,認為,一堂好課不同於一台好戲。演戲是按照固定的劇本,依據既定的程式,演繹著不變的情節。而上課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這些個體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有著不同的學習能力和豐富情感。因此,我們所上的每一課都是唯一的、不可重複的、豐富而具體的綜合。一堂好課,不是講授得多么滴水不漏,環節上的天衣無縫,細節上的精雕細琢,而是應該建立在實際學情的基礎上,面對全體學生,關注學習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國小教師讀書優秀讀書心得選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