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課堂”與“高效課堂”之我見

不論你是否贊成用“高效課堂”和“有效課堂”這兩個概念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他都被教育研究者廣泛使用了。但對兩個概念哪個更能代表現在學校課堂教學想要達成的目標,到現在為止,不同的專家使用各不相同,就是以“高效課堂”作為報告專題的專家,似乎也沒有把二者分開,似乎放在一個位置去使用。本文想作一簡單的比較,引出大家的討論把這二者關係理順,可能更有利於我們對課堂教學的設計。現就個人的理解對以上兩個概念作一界定,供大家參考。

教育二字可以這樣去理解邊教邊育,教是手段,育是目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把這些結合到一起去理解,不能不這樣去解釋教育,教是為育服務的,課堂是學校班級育人的主要陣地,教是課堂的一種手段,這種手段有無效果是看學生在課堂上是不是達到“育”的目的。當然從哲學觀點年看:有高就會有低,有有效就會有無效的對立概念,於是會有人追問“課堂有無效的嗎?”我認為所有的概念都是有邊界的,如果我們給課堂教學以班級整體為單位的學生對必需完成任務的平均量來作為衡量標準的話,無效課堂就會出現了,例:一個班級體這節課如果60%以上的學生都不知所云或似懂非懂,對這個班級而言,課堂可能是無效的。所以,如果我們每一個節課都關注學生成長的過程,也是關注對學生“育”的過程。不論是對班級體還是個體,育能速生嗎?速生的結果是什麼?可能是畸形,看我們的基礎教育,畸形教育還少嗎?所以無論是從那個方面看我個人的觀點是:用“有效課堂”還是更接近課堂“育”的功能。

從目前基礎教育對高效課堂定位來看,更多的是指以教師預設的為前提,在單位時間內完成規定教學任務作為基本的評價指標。這樣的課堂更加關注課堂的完整性、強調預設性、很少關注生成性。目前所謂高效課堂的模式:第一種模式是傳統的講授法,把教師認為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方法以不同的方式在一節課內傳授給學生(是瞬時記憶還是理解同化沒有人去關注,因為課堂上也沒有時間去關注);二是所謂改革後的導學案模式。導學案要體現:學習目標、重點難點、使用說明、自學指導、相應練習、當堂檢測等內容。認為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教師完成了整個內容稱之為高效。不論追求高效課堂的那種模式,主要強調的是目標任務的完成,從表面上看一節課學生對所有的學習任務完成了,但是學生聽明白了,還是理解了,還是達到套用的能力了?沒有人去關注;是全班都理解了,還是一部分學生理解了?也不會有人去關注。

有效的課堂是指在預設的基礎上,有效的時間內一個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課標最基本的要求內容,並且在課堂上達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出現不同層次的能力提升。他關注的是課堂的生成,強調學生的認知過程,不強調課堂的完整性,也更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收穫。這種有效性又可以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的有效性,對於認知層次較強的班級,在完成課標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可根據課堂生成的方向讓學生形成新的知識和能力(本部分不必要求所有的學生達到掌握),對於認知能力較高的學生又能最大限度的張揚個性;對認知能力較弱的的班級來說,如在某一個問題上遇到困難,就可停下來讓學生體悟到位,這樣也能把基本的問題理解清楚,對認知能力較弱的學生個體來說也能讓學生在不同的層次產生成就感。不論是那個層次的有效課堂相對這個層次的班級教學來說都可以稱為高效課堂。

我個人認為課程改革是追求有效的課堂,因為只有有效才可能就某一點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來說可能達到高效,而不是高效的課堂就是有效課堂;有效課堂不僅可以對一個班級,也可以對一個學生。要保證有效課堂在日常教學中得到貫徹,只能在教學設計中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堅持用減法的原則去設計課堂。美國心理學一份測試結果:以講授方式聽完一節課後學生能留下的東西只有5%,但學生通過引導達到自己講出一節課留下東西可以達到85%。從這份調查結果來看,用減法去設計的課堂才可能對一個班來說達到有效課堂的目標,對每一個學生而言有效才是高效,對一個班級來說永遠不可能有高效課堂的籠統概念。如果一定要設一個課堂評價標準,我認為“有效課堂”更符合“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