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基礎優質教學完善工作計畫

(三)增強教育發展內涵,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7.改進學校德育工作。進一步探索中國小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徑,深入開展以慶祝建黨90周年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禁毒防毒教育等;充分挖掘校本德育資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構建學校主流文化,開展校園文化先進評比;廣泛組織開展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形成課外活動的系列化、序列化;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普及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強化學生心理狀況和有效德育研究,倡導健康上網,促進德育的生活化;大力加強團隊組織建設,積極開展學生歡迎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8.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嚴格執行公、民辦職業高中、幼稚園按成本收費並公示制度;繼續實施公辦普通高中“三限”(限人數、限錢數、限分數)政策,改革高中招生政策,完善普高定向生制度;嚴格執行《浙江省義務教育條例》,不得設定或者變相設定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課餘時間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補課;學校要合理科學安排學生的課業,保證學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保證學生每天體育鍛鍊的時間不少於一小時;繼續開展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校四項教學規範達標活動;強化教學常規檢查和專項督查,強力推進省教育廳“六個嚴格”,規範辦學行為。

9.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深入推進課程改革,按國家課程計畫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積極開發學校課程;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減負”工作會議精神,實施義務教育“減負”四項制度(即責任追究制度、徵求意見制度、學校教學活動安排公示制度和家校聯動制度);創造性地開展“減負”專項改革實驗,有效推進義務教育“輕負擔高質量”;倡導有效教學,開展分層教學研究和實踐,強化科研引領,突出研究新聯考改革趨勢;舉辦教育教學論壇,統籌安排各類論文評選;評選學年度教學質量獎,完善質量監控評估方案;以績效工資為槓桿,努力實施優績優酬,全面促進中國小校教學質量提升。

10.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做好安全宣傳教育,完善應急預案,加大預案演練力度;落實校園安全工作責任制,加強安全檢查,排除各種隱患;重點抓好寄宿制學校、民辦學校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的安全工作;規範學校護衛隊伍建設和管理,加大學校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的力度;嚴格師生外出審批制度,加強春秋遊安全管理,規範學生接送車;完善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體制機制,切實做好教育系統穩定工作;以人為本,大力創建“平安校園”和“綠色校園”,力爭使全市中國小生環境教育普及率達到100%。

(四)提升教師隊伍水平,滿足教育事業發展需要。

11.最佳化教師隊伍管理。放眼全國,多方面、多層次吸收優秀人才進入我市教師隊伍,招聘重點大學優秀碩士研究生若干名;嚴格教師準入制度,規範公正招錄師範類畢業生,規範教師資格證考試,建立健全教師轉崗、退出機制;科學均衡調配教師,完善職稱評審,規範編制管理,科學合理設定崗位,公開招聘,競爭上崗,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健全收入分配製度,推進對教師的分類管理,完善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辦法,發揮教師評價作用;完善在職教師合理流動調配,繼續實行綜合量化評估考核機制,引導市區優秀幹部、教師到農村山區學校任職、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