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基礎優質教學完善工作計畫

12.加強師德業務培訓。繼續加強師德教育和師德考核制度,引導每位教師做學生喜愛的“魅力型”教師;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導向作用,激勵他們教書育人積極性;充分發揮各級教育工會職能,關愛教師生活和專業成長,健全困難教師幫扶中心,深入開展“送溫暖”活動、文體活動;完善建設教工活動中心,推進教師健康工程,吸納更多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創新,舉辦教育教學論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統籌安排各類教師培訓活動,改革完善培訓機制,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以實施領雁工程為載體,強化以校(園)為本的培訓制度,實施“三個一”教師培養計畫,積極完成“xx”培訓計畫目標任務;加大對民辦幼稚園教師培訓力度,創建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基地學校,配備義務(學前)段專兼職師訓員,創新培訓項目教師自主選擇方式。

13.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建立健全有利於骨幹教師脫穎而出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和規範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三個層次評選工作,搭建名師、名校長、骨幹教師示範平台,首開中國小幼稚園教師“三壇”(教壇新秀、教壇中堅、教壇宿將)評比;完善中國小校校長負責、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參與民主管理與監督的制度;建立校級幹部後備人才庫,積極探索校長任期制度和校長公開選拔制度,校長年度考核注重校長個人努力;組織校長論壇、校長辦學思想研討會,舉辦校長後備力量培訓班;探索“名校長+優秀團隊”的辦學班子建設模式;繼續實施班主任全員培訓計畫,發揮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領軍、示範和輻射作用。

(五)探索有效管理機制,大力發揮教育潛力。

14.加強教育督導工作。進一步加強督學隊伍和督導機構建設,提高教育督導隊伍水平,完善督導工作和督學責任區制度,突出督政,強化督學;全面開展中國小辦學水平督導評估,積極推進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繼續抓好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師德師風、校園安全、教育經費使用管理等專項督查,充分發揮教育督導作用;強化督導科研工作,建立教育督導公報制度,依法保護師生合法權益,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15.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實施學校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責任制,進一步轉變機關職能,強化服務意識和巨觀指導能力,規範各類檢查工作,主動服務基層、服務學校、服務師生;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做好教育審批服務工作,打造陽光視窗;加強紀檢監察審計工作;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做好計生、檔案管理、語言文字、信訪、工會組織建設等工作;加大教育宣傳力度,重點加強教育宣傳信息隊伍和陣地建設,動員和鼓勵全社會共同關心和支持教育發展,努力營造優先發展教育的優良社會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