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上半年教學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切實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努力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提升教師信息技術套用能力,努力打造“高效課堂”,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樹立“規範意識、競爭意識、品牌意識”,提高教學質量。為把我校辦成園林領先、市內一流、全省知名的學校而努力。

二、工作目標

1、實施精細化教學管理,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2、最佳化課堂教學模式,創全市一流的教學質量。

3、構建學習性組織,建立勤學向上的教師隊伍。

4、搭建“一師一課”平台,培養全市一流、全省知名的品牌教師。

5、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理念,創建學校特色。

三、工作要點及措施

(一)抓管理、促創新,努力推進學校內部均衡發展

1.規範課程管理,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嚴格執行《課程計畫》,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讓每位教師做到各盡其能、各負其職、各顯其色。各項工作做到四落實:目標落實、安排落實、檢測落實、評價落實,促進教師長足發展。

2.實施精細化教學管理,規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

嚴格執行《潛江市教學常規三十條》,強化過程管理,規範教育行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強化各年段各學科各環節管理,實施月檢月查制,堅持“學生調查與集中檢查相結合,抽查與普查相結合,面對面交流與集中展示相結合”。對小科教學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達到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規範教師的教學活動,強化教師教學效果的檢測工作。對語、數、外等學科努力探索出新課程理念下新型的“教”與“學”關係,形成適合現代教育理念的教學特色。關注課堂四十分鐘的教學效率的提高,加大獎懲力度,確保教育教學質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3.立足“書香校園”的創建,切實抓好教師讀書活動

努力營造“好讀書、樂讀書”的學習氛圍,積極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使教師讀書活動規範化、制度化。建立網路讀書平台和教師部落格交流平台,讓每個教師“讀教育名著、與大師對話”成為一種時尚,讓讀書、實踐、反思成為每個教師的職業生活習慣。用讀書豐富教師的業餘生活,用濃郁的書香氛圍淨化校園。

4.強化校本培訓,注重校本課程的開設與管理

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引領作用。以《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套用能力標準(試行)》為依據,結合網上“曬課”對教師信息技術套用能力的發展要求,認真開展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活動,努力提高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能力。憑藉我校和社會的藝術人力資源,切實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和詩教活動。圍繞學校創特工作實施“大眾美育”戰略,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特長發展,積極營造學校藝術氛圍;通過“讀詩、背詩、寫詩、用詩”等活動的深入開展,以詩育德、以詩啟智。

5.開展專題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認真落實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生專題教育的通知”,精神,廣泛開展“毒品預防、環境教育、血防教育、健康教育、國防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保險教育、廉潔教育”等專題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6.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課業負擔

認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嚴禁節假日集中補課、監發學生資料,延長學生在校活動時間,加大學生課外學業負擔等現象發生。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創設健康的育人環境。

7.建立和完善師生髮展性評價制度,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建立學生髮展性評價模式,注重學生學習經歷,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的考查,學生既是評價的客體,又是評價的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制定和完善教師評價體系,認真開展“學生評教、家長評教、教師互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活動,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反思、改進等促進發展的功能,建立教師發展記錄袋,最大限度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促進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的不斷提升。

8.搭建“一師一課”活動平台,通過“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提升教師信息技術套用能力。

9.加強學校網站建設,使之成為學校宣傳的一扇視窗和師生交流的一個平台,切實發揮網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功能。規範“網台資源”的管理、提高“網台資源”的使用率,真正使“網台”成為學生學習的平台和教師教學的幫手

(二)立足校本研訓,強化教育科研,切實推進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