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國小品德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計

前些日子在網上學習時看到了對課堂教學目標的一個闡述,覺得對我們實際的課堂教學有著很很需要的意義,現摘錄如下: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對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確實,教學目標猶如開門的鑰匙一般,在課堂教學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理論上來說,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回歸點。教學目標的制訂是否準確、清晰、到位,不僅影響著教學過程的展開,很大程度上也牽制了最終的學習效果。

教學目標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導學——確定教學範圍、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的原有學習基礎等,引導學生自主、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二是導教——確定教師將採取的教學步驟、教學環節以及每個步驟或環節將採取的教學活動,指導教師有條理地去完成教學計畫或任務;三是導測量——明確學生要達到的學習要求或水平,為教師本人及教育監督者提供檢測的標準和依據。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目標設計往往存在許多問題,如目標描述籠統,缺少標準和層次,只關注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而忽略學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際意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等要求,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規劃和培養,結果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國小品德課堂教學中也存在著這些問題,所以我就結合平時的教學來談談品德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計。

一.以行為目標為基底,加強目標設計的準確性。

行為目標是對學習者通過學習後將能做什麼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一個優良的行為目標的表述,一般包含四個要素:對象,寫明教學對象,以此導教;行為,通過學習後,學習者應能做什麼,既導學又導教;條件,即上述行為在什麼條件下產生,以此導教;程度,規定上述行為是否合格的標準和程度,以此導測量。如何運用行為目標的理論精華來設計一個優良的品德課堂教學目標呢?

1、對象的表述。對象解決“由誰來完成行為”的問題,可以採用以下三種表述方式:一是程度副詞+主語,如程度較好的學生、程度稍弱的學生等。二是百分比+主語,如90%的學生、60%的學生等。三是表示範圍的副詞+主語,如全體學生、多數學生等。在品德教學中,一般採用第三中表達方式較多。

2、行為的表述。行為解決“做什麼”的問題,是說明學習者在教學結束後,應該獲得怎樣的能力,可以使用“初步了解”、“能夠養成”、“能夠掌握”等行為動詞。

3、條件的表述。條件是完成行為的前提,它表示學習者完成規定行為時所處的情境,即評價學習者學習結果時,該在哪種情況下評價。條件通常用一個介賓結構表示,如 “根據……”,“經過……”等。

4、標準的表述。標準要解決“做得怎么樣”的問題,是行為完成質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據,它通常附在行為表述之後,從行為的準確性和質量兩方面來確定,進一步說明行為要達到的水平和程度。例如:一年級下冊《上超市》這一課,我定的其中一個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和獨立實踐,使大多數學生知道在超市購物的一般程式和常識,從而初步學會學會獨立購物的能力。在這一目標中,目標中“對象”的表述用了“大多數學生”,明確了對象,避免了描述的籠統和模糊;行為的表述用了“知道”、“初步學會”等行為動詞,確定了學習對象經過學習後要達成的要求;條件的表述是“通過教學和實踐”,展示了學習者輸出行為時所處的情境,同時也體現了導教的功能,指導教師通過何種教學途徑和策略去實現教學目標;標準的表述是一個綜合概念,對學生要達到的程度作了具體說明。這樣的目標設計準確、清晰,既有利於教師的教,也有利於學生的學。

二.以《課標》為依據,呈現目標設計的多元性。

《課標》明確規定了國小階段《品德與生活》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這兩個總體目標概括起來看,都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行為·習慣以及知識·技能等幾方面的綜合表現為基礎來總體表述。落實到具體的一節課,也要圍繞以上這幾個方面的來設計目標。例如一年級下冊《當好小主人》這一課,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目標的:

知識·技能:通過活動,使全體學生掌握接聽電話的基本禮儀;知道三個常用電話的用途,使學生能正確使用。了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待客禮儀,並能尊重他人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