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縣教研中心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圍繞教育教學研究這一中心,以組織高質量的教研活動為抓手,以推動校本培訓、校本教研、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新課程為重點,以提高教師素質、最佳化課堂教學為目標,充分發揮研究、指導、服務、引領的職能,努力探索 “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個體規範,集體創建”的工作機制,著力培育開放民主、求真務實、和諧向上的教研文化,促進我縣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二、主要工作

㈠精心組織完成各項常規工作,樹立自己的品牌,為全面穩步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1、每學期開學初,召開學校領導會議,安排與總結教學教研工作。(主任室)

2、二月底,修定並下發《奇台縣中國小教學工作及教務主任考評辦法》,進一步調動學校抓教學的積極性。(主任室)

3、組織初三教師參加州上中考研討會,並爭取在我縣承辦昌吉州英語中考研討會,提高中考複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中學室)

4、對學校進行視導評價工作(一所漢校,一所民校)。建立經常性的視導制度,視導採用聽課、評課、上課、講座等形式,教研員和教師平等研討,推動校本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理論室、內務室)

5、組織安排期末抽考工作。通過兩種形式的抽考(部分年級全體學生的抽考和部分年級部分班級學生的抽考)與分析評價,有效監控全縣的教學質量,改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內務室)

6、四月底,組織“奇台縣第四屆‘春蕾杯’綜合素質大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國中室、國小室)

7、組織參加國家、區、州各類競賽,促進尖子生的成長。(中學室、國小室)

8、年底做好對學校教學工作和教務主任的考評。(內務室)

9、進一步辦好《奇台教研》雜誌,提高刊物的質量和水平,為我州廣大教師提供教育教學交流研討的園地。(內務室)

10、組織高三教師參加州上聯考複習研討會,提高我縣聯考複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中學室)

㈡加強組織指導,繼續開展義務教育課程教學過程、方法與評價的探索;組織國小新教材培訓、國中新課改交流,組織高一教師參加區州新課程培訓,推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

1、三月初與九月初,組織國小五、六年級新教材及教法培訓,國中新課改交流。(中學室、國小室)

2、七月,組織參加州上高一年級任課教師新課程培訓,使教師了解新課程的性質和價值、基本理念、課程目標,進一步理解新教材的體系結構、內容、特點,掌握實施新課程的有效教學方法。(中學室)

3、堅持教研員深入實驗校聽課制定,提倡教研員上課改理念課與課題實驗課,和教師共同掌握實施新課程的有效教學方法。(中學室、國小室)

㈢推動學校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校本教研、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突出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全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三月底,轉發昌吉州教學研究中心制定的兩個方案,即《昌吉州優秀教研組評選方案》和《昌吉州校本教研製度建設先進學校以及優秀校本課程評選方案》,學校、教研員做好學習工作。(理論室)

2、組織參加昌吉州“在全州組織‘開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驗”,通過項目凝聚隊伍,探索校本研修的有效方式,繼續推動校本課程開發,在行動研究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理論室)

⑴四月,組織參加州上培訓會。

⑵十一月,組織參加州上觀摩課題實驗經驗交流及成果展示。

3、五月,評選優秀校本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先進學校。(理論室)

4、十一月底,組織參加全州優秀教研組評選。(內務室)

5、發揮名優教師引領輻射功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質量,組織名優教師到學校獻課,開展學術交流。(中學室、國小室)

6、十一月,組織民族第二屆“紅燭杯”教師綜合素質大賽。(民族室)

繼續開展教師課堂教學系列達標活動,在以往達標的同時,民族學校啟動教師課堂教學系列達標活動,漢語言中學新課堂教學達標率完成45%,國小新課堂教學達標率完成30%,民語言中學新課堂教學達標率完成5%,國小新課堂教學達標率完成5%。

1、年初學校按規定達標率制定達標計畫和活動安排並上報教研室,在校級達標的基礎上開始申報達縣級標。(中學室、國小室、民族室)

2、繼續實行教師達標責任制,凡所有任課教師必須參加縣級達標(包括民語學校教師),將教師達標率與學校校長和教務主任的年終考核相結合。

3、繼續實施優質課工程。凡在第六屆“紅燭杯”大賽中獲得課堂教學一等獎的教師、第二屆初評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幹教師必須為全縣教師獻一節優質課。(中學室、國小室)

4、通過課堂教學系列達標活動,完成20節優質課及錄製工作,並上網展播。(內務室)

㈤紮實地抓好課題研究工作,全面促進中國小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推進學校校本教研工作的進程。(理論室)

1、全體教研員共同參與州教研中心開展校本研修,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龍頭課題研究,以此課題研究為抓手,緊密聯繫學校的實際,增強課題研究的針對性、實效性。解決學校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使課題研究與學校發展相結合,與課程改革相結合,與教師專業成長相結合,從而推進課題研究工作健康、紮實、穩步地在我縣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