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工作小結

一學期的時間就這樣匆匆而過,回顧本學期的工作,“高效閱讀”課程的開設,可謂胡總中學語文組閃亮的一筆,總結如下。

一、課題實施概況

06和07兩年間,胡總中學部分骨幹教師在范校長的安排下,先後兩次奔赴北京,參加“高效閱讀開題大會”和“第一屆中學語文教學法研討會”。兩次會議的最重要的議題就是“高效閱讀”。通過學習培訓,我們明白了高效閱讀對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意義,看到了高效閱讀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神奇作用,掌握了高效閱讀教學的一般操作方法,也產生了投身高效閱讀的激情。我們下決心讓這朵奇葩在胡總中學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開放。在縣教研室葛維春主任和范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學校成立了以劉學成老師為組長,以許成忠、李保義、高顯海、程有坤、王成威等五位老師為組員的高效閱讀課題組高效閱讀課題組,申報了國家級研究課題“農村國中高效速讀法的實驗與研究”,把“農村國中高效閱讀法的探索與實踐、高效閱讀對學生注意力的影響、高效閱讀與高效作文、高效閱讀對形成學生語感的作用、高效閱讀與中考應試”作為研究重點。同時在三個年級開設了高八個效閱讀試驗班,有510名學生參與了高效閱讀試驗。

為了搞好試驗,課題組老師反覆學習了高效閱讀有關資料,研討課堂教學應該注意的事項。我們統一了思想,嚴格按照教材要求進行訓練,以確保課改成功。

我們先對學生的閱讀效率進行摸底,以便掌握學生的進步情況。我們發現,七年級實驗學生的平均閱讀效率為280字/分,八年級的為360字/分,九年級的為420字/分,遠遠低於課標要求。面對這一事實,我們課題組老師先做到心裡有底,不要存有過高的期望。

高效閱讀,我們從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開始。我們先給學生介紹高效閱讀的成效,讓學生心裡充滿期待。再給學生講解高效閱讀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然後讓學生在期望中進行第一次訓練,並把結果和摸底成績進行比較,學生髮現,自己的效率果然有所提高。從而對高效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教學就比較順利的開展起來。注意力對閱讀效果影響很大,我們就經常用“四七呼吸法”“凱勒訓練法”“閃示訓練法”“舒爾特表”對學生加強訓練。

方法是高效的關鍵。我們主要使用計時訓練法和程式訓練法進行訓練。訓練一個階段後,學生就出現了高原現象,閱讀效率停滯不前。我們研究後,決定對學生進行擴大識別間距的訓練。通過訓練後,學生的成績有了新的提高。

就這樣,大家互相聽課、評課,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課題組成員還經常犧牲節假日、星期天,積極準備教材、整理實驗數據、分析教學得失,共享實驗成果,使高效閱讀健康發展。

二、取得的成績

在課題組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試驗取得了初步成功。

1、學生的注意力調控能力得到提高。限時閱讀和計時閱讀訓練,使學生處在一種競爭的氛圍里,能夠緊張感,注意力就明顯比平時高出許多。經常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就逐漸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一閱讀,就能夠迅速的集中注意力。再加上我們經常使用高效閱讀上介紹的方法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有了明顯變化。七(1)郭宇是上學期期中考試後從外校轉來的。剛來時,每節課他的注意力還不能集中五分鐘,經常左顧右盼,做小動作。經過半學期的訓練,現在郭宇的注意力有了明顯提高。成績也有了較大進步。他的父親說:“郭宇進行了半個學期的高效閱讀訓練,像變了個人似的,能坐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