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鄉鎮基層幹部崗前培訓教學工作總結

自1999年第一批留疆戰士培訓班開學至今,我中心已在擔任赴南疆鄉鎮基層幹部崗前培訓工作上走過了9年的歷程。xx年6月,自治區黨委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邊遠艱苦地區基層幹部隊伍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每年從高校畢業生中招錄優秀畢業生,經過崗前培訓後充實到南疆鄉鎮工作。多年來,在自治區黨委、人事廳各級領導的關心幫助和指導下,通過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我們在崗前培訓工作上取得了許多驕人的成績,也總結了非常豐富而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經驗。為進一步推動我中心崗前培訓工作的開展,更好的交流教學經驗,現將擔任赴南疆鄉鎮基層幹部崗前培訓工作以來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中心自1999年起擔任留疆戰士赴南疆鄉鎮工作崗前培訓,目前已為南疆地區輸送培訓合格的學員1718人,在訓學員173人。自xx年起擔任選派高校畢業生赴南疆鄉鎮工作崗前培訓,目前已為南疆地區輸送培訓合格的大學生學員2039人,在訓學員377人。

據反饋資料顯示,我中心培訓合格的學員赴南疆基層工作後,各方面素質過硬,能力突出,在維護當地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並成為當地州縣以上機關後備幹部的重要補充來源,一些學員已逐步提拔到領導崗位。

二、工作中的主要特點

(一)以“雙語”教學為龍頭,加大教學力度,拓寬教學思路,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確保培訓效果的落實。

自擔任培訓工作任務以來,我中心從無到有,從不會到精通,把培訓教學工作推向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在教學上,我們始終以“嚴格要求、積極摸索、勇於改進”作為拓寬教學思路,改良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依託,不斷的在理論和實踐上充實自己,完善自我。在教學模式上,以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思路,建立起了各種教學機制。

1、實行“雙語”學習的學員“互幫”機制。為抓好“雙語”教學這個龍頭,確實解決好培訓學員的語言關,我們在行管班建立起“一幫五,五幫一”機制,在基幹班建立“一幫三,三幫一”機制。即考慮到行管班民族學員相對較少,在分班時平均分配,民族學員與漢族學員按“一帶五”的方式劃分學習互助小組。基幹班則在原計畫的“雙語”課程基礎上,利用早讀、晚自習時間,將民族班學員安排到漢族學員班,一個少數民族學員與三個漢族學員成立一個學習小組,相互進行語言交流,達到共同提高,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還採用民、漢學員混合居住,給學員創造“雙語”學習的語言環境,積極鼓勵民漢學員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民族文化和地理知識交流,增進學員之間的友誼,更多的了解南疆的地理特色和風土人情,為以後的基層工作實踐積累第一筆經驗資料。

2、成立“雙語”學習加強班。在新學員入學一個月後,通過考試或自願參加的形式,組織學習後進的學員成立“雙語”學習加強班,除完成正常的課程學習外,利用業餘時間組織強化教學。這一方面給學員增加了學習上的思想動力,同時也為後進學員提供了迎頭趕上的學習平台。

3、積極開展輔助教學活動。為了更好的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在學員中建立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且能夠更好的調動起學員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模式。我們在每學期結束前由中心統一組織學員開展“雙語”演講,排練“雙語”小品。在各班則不定期組織開展小型“雙語”演講、“知識問答”、“單詞或課文語句接龍”等輔助教學活動,很好的促進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了學習興趣。

4、搞好經常性的考核,以考促學。中心每月組織一次會考,各班每周組織一次小考,根據考試成績,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同時,在人事廳組織的每次口語考試結束後,教務科根據考試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總結,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制定相應的教學措施。

5、掌握學員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考慮到大部分留疆戰士培訓班學員及部分基幹班學員來自內地,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接受過維吾爾族語言環境的薰陶,掌握語言的難度相對較大。中心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對擔任語言教學的老師提供了各種教學參考,如根據不同地域,對口語發音中存在的一些細節問題及時給學員進行提醒,並有針對性的練習發音,將問題解決在入門階段,效果非常明顯。目前,我中心從內地過來的學員中,在“雙語”學習成績上與新疆本地學員已無明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