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學工作總結:讓理想照進現實

教學工作永遠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學校工作的永恆話題。近年來,我們秉承“享受教育,和諧發展”的育人理念,以校本教研為抓手,以規範教學管理為保障,以構建“高效課堂”、“品質課堂”為中心,懷揣宗教般的教育理想,大膽推進新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在理想與現實間健步前行,走出了一條“文化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之路。

一、創新教研方式,讓質量在實效中高揚。

教研形式的創新性和務實性不僅能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熱情,也直接影響著教研的效果。因此,我們對傳統的教研活動形式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與創新,切實提高了教研實效,有效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1.論壇式集體備課。

由於教師平時事務性工作多,聚到一起的時間往往得不到保證,即使備課活動按時進行,因為內容多,時間短,非主講老師又沒有充分的準備,而使得討論不能深入,不能得到有效的交流,結果使集體備課變成了教師的新負擔。鑒於這種情況,我們“錯位”安排不同學科教師的課程,調出半天時間專門用於集體備課。同時實行“論壇式”備課,將備課主講人變為論壇主持人,集體備課時,全組老師人人有備而來,個個發表意見,最後由主持人將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梳理,形成比較完善的教學設計。

2.課題式聽課評課。

過去,教師們聽課、評課往往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關注的常常是他人教學的“是”與“非”,而缺乏自覺的反思和內省。為此,每次開展聽評課活動前,教研組先梳理出日常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如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師生交流的有效性等,讓每個教師選擇一兩個研究的“點”作為自己的研究小課題,從而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聽、有選擇性地評。

3.辯論式課堂研討。

所謂辯論式課堂研討就是圍繞某一研討專題,先指定備課組作為正方精心備課,精心準備辯課陳詞;本學科其他教師作為反方圍繞辯課主題學習思考,做好辯課準備。再由正方指定一人上課,正反方教師全部參與現場觀課,詳細記錄課堂情況;聽課後,授課人反思性說課,聽課教師依據授課人教學設計、授課情況以及課堂教學記錄,現場辯課;最後由學科領導(專家)就整個活動情況進行總結性的點評,形成統一認識與意見。辯課活動有效調動了教師參與課堂研討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深了對有效教學與品質課堂的理解,有效促進了聽課者與授課者以及備課參與人員的多向交流與互動,切實提升了教學研究實效。

4.三欄式教學設計。

我們本著“為學而教”的理念,研究設計了“三欄式導學預案”,將傳統教案模式改為“內容預設、預設可能、導學策略”三欄,凸顯教師對教材處理、學情分析及教法選擇與學法設計的全過程,變“教案”為“學案”。要求教師本著“主體性、導學性、探究性、創新性、民主性、開放性”的原則,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興趣、學習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畫地設計教學活動。定期組織教師開展預設與生成關係大討論,教學反思論壇等活動,以促進教師去關注生成,並對生成的可能性進行充分的預設,從而增強備課的有效性。

二、打造幸福課堂,讓生命在課堂上激揚。

為了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效率,我們自XX年9月起,以“享受教育,和諧發展”育人理念為指導,開展了“構建簡明靈動課堂”的實踐研究。三年多的研究實踐積累了大量研究經驗,出版了研究專著《構建簡明靈動課堂》一書,構建了“教學目標簡明、教學內容簡約、教學環節簡化、教學方法簡便、教學手段簡單、施教方式靈活”即“五簡一活”的高效課堂模式,形成了“簡明而豐富,靈動而紮實”的課堂風格。有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XX年9月起,我們又開啟了構建“幸福課堂”的改革實驗。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犧牲這種幸福,這一點當然是毋需置疑的”。可見教育以幸福為目的既是一種實然事實的存在,也是一種應然價值的追求。不過,構建幸福課堂不是拋開我校業已形成的簡明靈動課堂特色另起爐灶,幸福課堂以“簡明靈動”理念為指導,以“教師幸福的教,學生幸福的學”為目標,是對有效教學的超越,是簡明靈動課堂的升華。如果說過去我們對構建簡明靈動課堂的探索,關注的是從課堂教學的形式與結構層面的改革與創新,那么幸福課堂關注的是課堂的內涵與品質。構建幸福課堂就是要把課堂打造成孩子喜歡的孩子們理想中的好地方,成為他們天天嚮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