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體會:傾聽心靈的交響

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其實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自己的秘密寶庫。這些年太多的孩子把自己不敢示人的、所謂離經叛道的秘密傾倒給我,我守著這些秘密,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感到無比的幸福。更加值得慶幸的是沒有人因為那些“離經叛道”,那些“不應該”而誤入歧途。

我是個有著極強好奇心的人,小時候就像是十萬個為什麼一樣,長大依然如故,總是希望自己把什麼都看的很清、很透。從教之後,我忽然發現孩子們其實就是一株株的含羞草,它靜靜的舒展著自己的葉片,享受著陽光、雨露的滋潤,自得其樂的生活著。但是一旦我們的外力借入,打擾到他們的生活,他們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就會讓他們迅速的關閉心門,並因此而產生抗拒心理。作為教師,逼問和斥責永遠都無法打開孩子的心靈通道。這讓我想到韓國總統金斗煥在離開百潭寺時,主持對他說的話:“性定菜根香,心安茅屋穩。”桂花的香氣時時存在,可煩勞中的金斗煥聞不到,只有寺廟中的修心人才能領悟。這是一種心境,一種淡定、沉穩、不焦躁、不急迫,靜待花開的心境。孩子和我們之間往往缺少的就是這種心靈上的默契。孩子的心中流淌的是一條小河,不要企圖築壩截流、化驗水質,也不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明察秋毫的神探。我覺得只要學會淡定的,默默的守候,不讓他們受到傷害就足夠了。

上班這些年,大多時候是在教高年級。孩子們的思想空間很複雜,也很廣袤。記得我剛上班的時候教過的那群孩子,在我還不清楚戀愛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就有人開始了所謂的初戀。對於那時十分幼稚的我來講,這個問題太不可思議,也是絕不可能。“處對象”這幾個字太誇張了,更何況我還單身呢,我還搞不清楚戀愛怎么回事呢,我才不信那戀愛之說呢。於是,孩子們n多次告訴我這件事,我都一笑置之。還當笑話一樣和同事談論,同事們出於好心告訴我應該找家長,應該嚴厲批評之類的。可我總覺得不至於。就在我不置可否的時候,那戀愛事件的男主角忍不住了,問我老師你說我們這叫處對象嗎,這樣做對嗎?他告訴我他只是喜歡和那女孩子一起,其實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願意和她一起學習、一起玩。你看,那朦朧的對異性的好感是不是很美妙呢,我們何必讓孩子們有負罪感呢?一個淘小子因此而熱愛學習不是很好嗎?呵呵呵。

這么多年來,我班從來不乏“早戀”成員,但是卻從沒被我審問過,也沒被我批判過。更重要的是從來沒出過任何事,孩子們都健康的長大了。我從來沒在班級安插過小間諜,但是我班幾乎沒有我不知道的事情,很多當事人到現在都以為我什麼也不知道。那是因為我只是想做個文明的觀眾,靜靜的看著孩子們綻放生命的美麗。而不想打攪他們,拉扯著讓他們按照我畫好的圖紙刻板的生活。

如果孩子的導火索沒辦法點燃你的怒氣,那么你就一定能引起孩子對你的興趣。孩子永遠是充滿好奇心的。如果你與眾不同,他們一定會想辦法挖掘你內心的想法。XX年我教的那個五年級中,有四個男孩,打仗已經出名了。挨批評幾乎是家常便飯。沒有人在乎他們什麼樣,他們自己也很迷茫。接班之前我已經做足了功課:這幾個孩子都很聰明,而且很仗義,喜歡和老師對著幹。開學不久,他們打架了。但是我沒批評他們,不過我打算去家訪。在孩子們看來,家訪就等於告狀,這幾個孩子都做好了挨揍的準備。不過我沒有告狀。尤其是去一個姓張的男孩家的時候,我領著孩子一起去的他家。那個男孩的父母是做生意來的小鎮,生意並不好,住的也很簡陋。孩子的父親看到我的第一反應是孩子肯定打架了,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打死孩子都不解恨的架勢。孩子垂頭喪氣的,生怕丟了面子。我笑著告訴孩子的父親,這孩子很聰明,接受能力很強,好好引導一定能成才。看著孩子父親慢慢鬆動的拳頭,爬上眉梢的笑容,看到孩子如釋重負的樣子,我知道我成功了。回來的路上,孩子高興極了。一天課間,我正在教室門外曬太陽,四個淘小子,相擁著笑嘻嘻的來到我是的身邊,忽然問我:“老師,你覺得我們是朋友們?”我知道他們開始審視自己了。這突破口打開後,我給他們上了一次主題班會課,題目就是“什麼是真正的朋友”。在孩子們的討論中,他們重新定位,重新看待自己。不久幾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就突飛猛進的提高了,更可喜的是不久這個自習課足可以攪亂整個校園的差班,成了文明守紀的優秀集體。孩子們也對我敞開了心扉。

教育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教育事業也不可能立竿見影。靜待花開需要信心、勇氣和毅力。傾聽是一門學問,需要付出努力,因為孩子們的心靈樂曲很舒緩、很輕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