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0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同志們:s0100

今年以來,我們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盛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鎖定年初目標,突出工作重點,一心一意謀發展,凝心聚力抓質量,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使全縣教育改革和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們的主要工作有:

一、堅持以滿足民眾教育需求為目標,高水平、高質量地普及農村義務教育

1、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一是加大“六有”工程和“校校通”工程的建設力度。我們在2月份就組織財建科、裝備中心、電教中心對全縣“六有”、“校校通”工程建設的現狀進行了全面摸底,制定了完整的方案,多次向盛市匯報我縣工作的難度和進展情況,爭取上級的支持。縣政府於4月6日召開全縣“六有”工程建設現場會,各鎮鎮長和分管教育的副鎮長都參加了這次會議,對這項工作的完成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為確保8月份通過盛市驗收奠定了基矗塔集鎮、塗溝鎮“六有”工作力度大、投入多、速度快。呂良、金南、閔橋、金北等鎮積極創辦寄宿制學校。截止6月份,我縣在“六有”工程建設方面共投入資金1281.22萬元。對於“校校通”工程,我們立足於實際,實事求是地對全縣中國小教育裝備摸了一次家底。目前,“校校通”工程的各項前期工作均已完成,全縣50所學校有望得到省里的支持。塔集中學、金北中學的實驗室、實驗國中的圖書室順利完成了市級招標項目的建設任務,據不完全統計,全縣上半年內部裝備投入140萬元。二是加快城區重點學校的建設。我們正積極地運用市場化運作,物業化管理的方法,引資興建實驗國中學生公寓和食堂。計畫興建學生公寓5—6層,面積2600平方米,食堂1000平方米,可解決700名左右學生食宿問題,總投資約450萬元。三是進一步提高我縣教育信息化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縣電教投入近100萬元,在加大投入的同時,我們一方面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法來提高教乾、教師的電教套用水平,一方面著手提高全縣中國小生的信息素養,在省奧林匹克信息技術套用競賽中,我縣有68件作品報市參展,有300名學生參加市國小作文網上競賽。金湖中學、外國語學校、實驗國中、實驗國小、育才國小、實驗幼稚園能充分發揮示範作用,為全縣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放好樣子;黎城中心學校、塗溝中心學校、閔橋中心學校、金北中心學校、陳橋中心學校在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自籌資金,率先建成多媒體教室。

2、加強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

農村中國小尤其是農村國中教學質量的低下已成為制約全縣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造成農村學校教學質量日趨下降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農村教師特別是農村國中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學教不對口,拔高使用等問題。為此,我們以農村師資的改薄為突破口,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藉助市開展“三百工程”的契機,積極推進城鄉幫教工作。縣局十分重視“三百工程”工作,把它作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構建和諧教育的一項重點戰略任務抓細、抓實、抓好。首先,成立了由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三百工程”工作領導小組。其次,建立了聯絡員制度,由局機關相關科室的負責同志和部分機關工作人員擔任各鎮、校聯絡員。再次,出台了我縣實施“三百工程”的工作方案。從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師資隊伍、教育質量幾方面對幫扶學校、掛職進修和下派支教的教師教乾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要求。另外,我們還召開了全縣“三百工程”動員會。動員會上,幫扶雙方簽訂了幫扶契約,並作了表態發言。目前,我們已從縣城選出9所示範性學校與農村9所薄弱學校結成對子。縣局聯絡員已帶領示範校的教師到薄弱學校調研,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暑期將從縣城學校選派18名優秀的中層教乾和骨幹教師到農村學校去做校長或做指導老師。再從農村選18名教乾、教師到縣城掛職鍛鍊或進行業務進修。前期的考察工作已結束,結對幫扶學校也已就這項工作制訂好切實可行的實施計畫。二是進一步加大對師範院校畢業生的引進力度。我們爭得縣委、縣政府的支持,每年計畫引進30名的師範專科以上的優秀畢業生到農村國中任教。對農村國中引進的高素質的成熟教師,我們將在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

3、建立貧困家庭子女就學保障機制。

隨著經濟轉型,下崗職工的增多,農民收入增長不快,加之部分民眾因病致貧,我縣每年有3000名左右的特困生。今年,我們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著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