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育心得

給高三學生上課,尤其是上高考指導課,是鮮有樂趣可言的,因為高三課堂講的看似語文,實則大都不是真正的語文。但能重新走上講台,總是令

人欣喜的。這樣,我在錦州上的語文課,都是與高考這個幽靈共舞。當時在課堂上,總有起舞弄清影,幽靈在人間的感覺。

為了圓學生的大學夢,隨著地域的轉換,我的時間越來越多地被高考這個幽靈吞噬了。

九十年代後期,素質教育在全國看似如火如荼,人們像當年趨之若鶩奔赴昔陽縣去學大寨那樣,紛紛到上海取經。我隨著這股大潮,也到了育才、進才中學參觀——現代化的建築、先進的教學設施,令人讚嘆:的確是海派氣象。各種報告也繪聲繪色,恍若教育的春天真的到來了。當時的上海似乎成了全國各地在高考沙漠裡艱難跋涉的教師們的綠洲。於是,我便像三十年代滿懷理想的人們嚮往延安一樣,來到了上海。殊不知,高考這個幽靈是無處不在的,它徘徊在中國的每一片土地,在上海它同樣法力無邊。

毛榮富老師也是這股人潮中的一員。這位六十年代畢業於復旦,在各大報刊發表文章乾余篇的語文特級教師悲觀地說:“中國的教育完了。”

我並不像毛老師那樣悲觀,我相信物極必反,但憂慮的是不知何時才會有“反”的出現。

夜未央,路正長,我還在走我的路。儘管我始終未捨棄心靈的微光,但我無時不在企盼陽光普照的明天。企盼學生都能沐浴著陽光輕鬆愉悅地吸吮語文的甘霖!企盼未來的教師不再如我們這般辛苦糾結地工作。那樣,師生們心靈的微光才能燃起熊熊的火炬,我們的民族才有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