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間借款契約種類有哪些

6. 補償貿易方式的借貸

補償貿易是指一方在信貸的基礎上,從國外另一方買進機器、設備、技術、原材料或勞務,約定在一定期限內,用其生產的產品、其他商品或勞務,分期清償貸款的一種貿易方式。其主要特點是: (1)貿易與信貸結合,一方購入設備等商品是在對方提供信貸的基礎上,或由銀行介入提供信貸。(2)貿易與生產相聯繫。設備進口與產品出口相聯繫,出口機器設備方同時承諾回購對方的產品,大多數情況下,交換的商品是利用其設備製造出來的產品。(3)貿易雙方是買賣關係,設備的進口方不僅承擔支付的義務,而且承擔付息的責任,對設備擁有完全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但有的補償貿易契約,則是直接約定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資金,另一方必須限期歸還或分批歸還本金,並無償提供一部分貨物作為利息或利潤。有的還約定接受資金一方必須以優惠價向對方提供貨物,對購銷關係雙方另行結算。這種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貨幣並要求對方歸還貨幣的契約,在本質上仍是借貸契約。

7. 委託理財形式的借貸

委託理財,顧名思義,是指委託人將自己擁有的財產或財產權利委託他人管理、處分以獲取收益,受託人獲取報酬的行為。廣義的委託理財關係包括委託代理和信託。委託代理是指受託人以委託人名義經營管理委託財產,所有後果也由委託人承擔。信託則是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管理和處分信託資產。通常情況下,一些非金融機構或沒有經過許可的一般的有限公司作為受託人的以各種方式吸引機構投資者投資於證券、信託、國債、基金、外匯、期貨、黃金等理財產品,當事人雙方在契約中約定,委託人將資產交由受託人進行投資管理,受託人無論盈虧均保證委託人獲得固定本息回報,超額投資收益均歸受託人所有的(即約定保證本息固定回報條款) ,屬於“名為委託理財、實為借貸關係”之情形,應認定雙方成立借款契約關係。

8. 買賣賒欠形式的借貸

企業之間在進行商品和勞務交易時常常會由於各自的生產和經營周期與交易對方的周期不對稱,出現資金的一時短缺,使交易受阻。在買方暫時缺乏可用資金,而賣方又確信其資信可靠的情況下,就會自發產生賒銷商品、延期付款的商業信用行為。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則是採取賣方收回價格優惠承諾或買方直接支付逾期付款利息的方式處理。這種自發的商業信用活動解決了商品交易中資金短缺的困難,從形式上看,它只是商品交易方式的一種變通,但從實質上看,它是一種金融活動,是賣方為買方提供了一筆購買貨物的資金,其實質仍是借款契約。

9. 空買空賣形式的借貸

所謂“空買空賣”是指買賣雙方都沒有貨款進出,只就進出之間的差價結算盈虧。其表現形式一般為,買賣契約當事人雙方中,“買方”向對方“預付貨款”後,到了一定的期限,又向對方收回“貨款”及利息或“違約金”,雙方都不打算交付和接收所“買賣”的貨物,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所“買賣”的貨物。由此可見,雙方實施的實際上也是一種借款行為。

10. 虛擬回購形式的借貸

有的在簽訂買賣標的物(常見的有債券等,也可以是其他一切法律上可以轉讓的權益)契約後,賣方從買方取得貨幣,但並不把標的物交給對方,或者根本沒有標的物。但到了契約約定的期限,賣方又以更高的價格把並不存在的標的物從買方模擬“買回”。這裡,雙方給付和收回的只有貨幣,並無其他標的物,因此這也是一種借貸,嚴格來講這是屬於上一種情形中的“空買空賣”形式的借貸的一種特殊情形。中國人民銀行1994年2月15日發布的《信貸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證券回購的期限、交易對象與同業拆借相同。因此,放出回購款,未收回有價證券,實際上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拆借無異。屬於“假回購,真拆借”。在實踐中,無效的證券回購交易是作為有效的同業資金拆借行為來對待的。這種做法得到了“國發[ 1996 ]20號”文《批轉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做好證券回購債務清償工作請示的通知》的認可。該文認定:“證券回購實際上已演變為資金拆借”。當然,認定為資金拆借的前提應當是證券回購雙方當事人均屬金融機構。如果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不是金融機構,則屬於“假回購、真借貸”,是一種變相的借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