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培訓班經驗交流材料

在學校里,副校長和校長雖只是一字之差,但其內涵和意義卻相差甚遠。副校長既是校長的助手,又是分管工作範圍的指揮員,工作承上啟下,地位十分重要。結合十幾年的工作實踐,我深深體會到,要演好這個角色甚是不易,通過這次培訓,特別是聆聽了各位領導、老師的講話講座受益匪淺,對這個角色有了新認識,下面談談個人淺見:

一、準確定位是做好副校長的基礎

一所學校的副校長,在管理中到底應該起到什麼作用?若說只是檢查指導作用,帶頭幹活作用,那遠遠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副校長;若只按上級的指示、校長的安排亦步亦趨,照樣畫葫蘆,那更不配做副校長。

首先要準確定位。副校長是校長的得力助手,是校長辦學思路的創建、拓展和落實者,是校長工作的參謀和執行者。副校長還是學校的管理主體,是學校管理理念和管理藝術的結合體。副校長更是團結中層,協調中層,發掘人才,利用人才的專家。副校長工作應該對上負責有退路,對下協調有思路,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副校長在教育管理中的中堅作用。

其次要有清醒的頭腦。副校長要有掌控分管工作大局的能力,對分管工作的人人事事都做到了如指掌。用人要恰到好處,既出效果,又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才能。安排工作要科學,對前因、後果、可能發生的問題有準確地分析,有應對的策略。

三要有明確的目標。副校長的目標有兩種。首先是長遠目標,即發展規劃。這既包含對分管工作的長遠規劃,也包含對自我發展的長遠規劃。這就要做到眼光要長、腦瓜要活、方向要正、效果要特。然後是短期目標或專項目標。副校長的工作狀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影響了學校的工作狀況,大到每年每學期的工作,小到每一件小事,都要按照正確的預想目標去安排去實施,才能使各項工作有意義,有成效。 

四是要構建智庫。副校長代表的是一種思路,一種管理,而不應是工作的最終執行者,它是靠一種管理的手段和藝術,將有德有才之士,尤其是學校中層幹部吸納在自己周圍,為這種思想添枝加葉,賦予血肉和靈魂,使其更臻完善。因為一方面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是偉大的。另一方面,往往來自於基層的意見是最有價值的意見。所以說,副校長應該是聯繫基層和校長的最可靠的紐帶。

二、敬業、樂業是做好副校長的前提

(一)熱愛教育,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事業心是一個人工作的動力和源泉,有了事業心,再難再苦都會任勞任怨。在今天市場經濟的衝擊下,一個副校長只有具備著熱愛教育的事業心,堅持事業第一、工作第一,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所作為。教育不只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事業。職業可以講代價,講報酬,而事業則只能講意義、講奉獻。因此,作為一名副校長,應在自己的崗位上勵精圖治,自覺地“沉”在學校里,耐得住寂寞,不為騷動的社會心態所左右,不為各種誘惑所動心,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智慧、熱情、心血融入學校的事業中,苦心磨礪,艱難跋涉,甘心“十年磨一劍”。這是履行本職工作的前提和思想基礎。

(二)尊重正職,具有淡泊名利的從政理念

副校長是學校領導班子的成員之一,既是學校工作決策的參與者,也是決策實施的執行者。在教學管理活動中,要堅持不怕吃虧、吃苦,要淡泊名利,克服虛榮心,樂於為副,尊重正職,自覺維護正職的權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在平時要向正職多請示、多匯報、多交流、多出好主意,主動承擔一些瑣碎的工作,讓正職騰出精力想大事、辦大事,抓好全面工作;對比自己年青的正職,副校長決不能居功自傲,不分場合抬高自己,有意出難題,讓正職難堪。

(三)扮好角色,牢固樹立“五種意識”

一是配角意識。副校長是學校領導集體的成員,要自覺維護正職的核心地位,做到不越位、不越權、不爭名、不爭利。要出以公心,忠於職守,甘當人梯。

二是參謀意識。副校長要擺正自己是參謀助手的角色,充分發揮輔佐、輔助作用,盡力為正職出謀獻策。既要熟悉自己分管的工作,也要了解全面的工作,在研究問題時要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為正職決策當好參謀。

三是主將意識。就是在執行的工作中要衝鋒陷陣,當好主將。對自己分管的工作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特別是遇到棘手的事和難以處理的事,不躲避,迎難而上,勇挑重擔。

四是大局意識。對分管工作與大局工作發生矛盾時,要服從大局,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係,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係;與其他副職分管工作發生矛盾時,要多協商,多讓步,自覺維護班子的團結和統一,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