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大隊創收創效經驗心得

供熱大隊現有在冊職工——人,為圓滿完成“人均創收一千元”的任務,我大隊幹部職工積極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依據自身實際,克服重重困難,上半年來相繼開闢了煤渣制磚、批發零售雪糕、夜市擺攤賣燒烤等創收渠道,增強了自身經濟活力和“造血”功能,促進了整體工作的健康、穩定發展,現將基本情況匯報如下。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求發展

年初,我們進行了一次細緻的調查摸底,發現對於創收工作,職工們的思想意識存在著三個問題:一是搞不清楚為什麼要創收。受長期計畫經濟的影響,不少職工至今還不明白背靠油田這樣的大樹,為什麼還要自己去創收,“等、靠、要”思想嚴重;二是想不出來如何去創收。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我大隊乾群手中所持的基本都是司爐證、化驗證,所從事專業很難與市場接軌,技術優勢、設備優勢在市場面前幾乎沒有有效的途徑得以施展,職工們頗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三是部分職工存在著好大喜功、好逸惡勞的心態,“只想抱西瓜,不願撿芝麻”,總想著“少出力,多賺錢”,“不幹活,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將轉變觀念作為切入口,因人制宜地開展思想工作,理順思想情緒,激發創收熱情,依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員情況、期望和要求,實事求是地分析,進行充分的說理教育,幫助大家轉變觀念,變“靠油田、靠補貼”為“靠市場、靠自己”,在競爭中找出路、從夾縫中求生存。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文不經商、武不理財”的陳腐觀念,努力克服一無資金、二無設備、三無場地、四無經營管理人員等種種困難,發動民眾、集思廣益,大膽探索每一條有可能帶來效益的途徑、渠道,為創收增效、自我超越發展夯實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提供了良好的精神保障。

二、攻堅啃硬、改變作風謀發展

去年年底社區引入煤渣制磚流水生產線,由我們與宏海建業聯營。3月15日停爐後,我大隊供熱一隊在兩個月時間裡,將集中供熱站幾乎所有設備保養完畢,轉而投入到繁重的煤渣制磚工作中。這項工作的工作量較大,每天產磚約4000塊,每塊空心磚20斤,平均每個職工每天需要篩出3噸多重的煤渣、沙子,裝卸、搬運近4噸重的空心磚、橡膠板。起初我們沒有預料到勞動強度這么高,預先安排了20個男職工輪流作業,直到幹起來才意識到遇到了一塊“硬骨頭”,於是不管男女老少,全員上陣“開”進了煤渣場。職工們從堅實、堆積如山的煤渣堆里一鍬一鍬地將煤渣剷出,篩成細粒,然後一車一車地推入制磚機翻斗中,與沙子、水泥混合,再一塊一塊的將壓製成型的空心磚裝卸、晾曬,堆積起來進行養護。每個人手上都磨出了水泡,腰酸臂疼得渾身像散了架一樣,體質較弱的女職工更是走路都打“飄”,有幾個老職工實在“撐”不住,累倒在了崗位上。面對這樣的“苦力活”,部分職工有些想不通,覺得幹這種連民工也“挑肥揀瘦”不願意乾的活,一天下來10塊錢都賺不到,是不是太不值得,存在著這樣的一些疑問。

針對職工隊伍中出現的思想波動,我們通過各種方式與職工進行了溝通交流,教育引導職工“寧可苦幹,不可坐等”,“望而卻步,不如相忘於汗水之中”,只有撲下身子,踏踏實實地去乾,用自己的雙手去創收,才能有所收穫。大隊領導班子也以身示範,帶領機關人員多次下到磚場揮汗大幹,為基層乾群打氣鼓勁,使職工們及時轉變了觀點,穩定了情緒,以“滾一身泥流一身汗,脫幾層皮掉幾斤肉”的幹勁咬牙“挺”了下來,到目前為止,共累計造磚14萬塊。

三、以人為本、完善機制保發展

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活躍、最具創造力的因素。創收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健全完善獎懲、分配機制,採取有力措施,較好地調動了全大隊幹部職工的積極性,推動了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