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鄉村幹部轉變作風的幾點思考

一是落實富民政策。實踐證明,要穩定農民,穩定社會,關鍵要全面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要嚴格執行中央關於減輕農民負擔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堅決糾正虛報農民收入,變相加重農民負擔的錯誤做法;要教育引導廣大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興辦各種社會公益事業一定要量力而行,充分考慮民眾的承受能力,決不能為追求“政績”而做勞民傷財之事。同時,通過加強宣傳,把政策交給民眾,讓民眾來監督農村各項政策的落實。如這幾年針對淺海水域和灘涂管理混亂、影響漁民收入和社會穩定等問題,我們搞了淺海水面、灘涂確權,極大地調動了漁民投入、開發的積極性,大大增強了沿海經濟發展後勁。

二是推廣富民經驗。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活動的決策主體、利益主體和實踐主體都是農民。但是政府有責任進行引導。怎么引導,再也不是過去的下指標、做計畫、催耕種的老套套,而是要把推廣典型經驗作為首要任務,通過經驗推廣,使其在點上深入、線上延伸、面上展開,從而做好示範工作。如我鎮創辦的工業開發園區和種植、養殖示範基地等,通過經驗推廣和示範服務,起到了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乾,幫著農民富的作用。央子當地海產品雖十分豐富,但加工包裝行銷還很滯後。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我們建立了海美特海產品開發公司,註冊了“晶好”商標,實現了海產品的加工增值。目前,公司一下子帶起了100多家海產品經營戶,年增加漁民人均收入500多元。

三是培養致富人才。“農民要致富,關鍵在支部”。為農村選配一批勤勞致富帶頭人,至關重要。去年以來,我們把精心選拔村黨支部書記作為一項“富民工程”來抓,主要是從知識青年、致富能手、務工經商人員和復退軍人中選拔能人任支部書記,少數沒有合適人選的村,從鎮直機關選派幹部到村任職。培養出一批既會當幹部、又會管經營的致富人才。同時,加強對支部書記的培養,增強帶領民眾致富的能力。通過開展“科技入戶”活動,培養和宣傳農村致富帶頭人和示範戶,基本達到了“一戶一張明白紙(致富信息)、一家一個明白人(致

富能手)”。截止目前,全鎮各村均培養、扶持了一批種養加工服務等行業的致富人才,建立了科技服務大院和致富信息服務站。一些捕撈、養殖、鹽業、營運、餐飲大戶應運而生,直接帶動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常行安民之事,給民眾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化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產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在一些地方幹群關係緊張,農民民眾上訪增多,家族、宗教勢力有所抬頭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我們一些基層幹部的作風不無關係。“農民安,天下穩”。我們只有以農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才能更好地代表農民利益,穩定農村工作。

(一)察民情,順民心。順民是最大的安民。欲順民心,必察民情,這是安民之基矗為了強化鎮村幹部的責任意識,增強反映民情~的敏銳性,我們建立了聯絡民情制度,主要包括民情聯絡點制度、幹部參加民眾議事制度、民情報告制度、民表失察追究制度等,較好地了解和掌握了社情~。在充分體察民情的基礎上,摸清民眾在想什麼、盼什麼,急需我們乾什麼,效果比較好。如去年我鎮幹部在駐村走訪中,發現民眾對街道建設、鎮區規劃、吃水難等有意見,我們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與林家央子、蔡一、牟家河塢、西利漁等村,共同投資建設了林家央子中心街道、牟家河塢至河北嶺子鄉間公路、引峽山灌渠水到西利漁村等,一下子解決了民眾多年想解決的問題,得到了人民民眾的廣泛稱讚和普遍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