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經驗材料

發展農村三種經濟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中共ⅹⅹ縣委書記ⅹⅹⅹ

ⅹⅹ是個農業大縣,農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0%以上。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大力發展農村產業經濟、勞務經濟和民營經濟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和全面建設小康農村的重要措施來抓,取得了明顯成效。~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25.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82元,同比分別增長5.8%和11.6%。我們的主要作法是:

一、大力發展產業經濟,打好農民增收基矗近年來,我們按照“基地聯動、龍頭帶動、市場驅動”的工作思路,積極運用工業理念、市場理念、效益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走出了一條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農村產業經濟發展路子,有效地打好了農民增收基矗一是堅持基地聯動,大力培植主導產業。我們按照“基地+農戶”的模式,圍繞優質稻、油茶、楠竹、烤菸、瘦肉型生豬、肉羊六大優勢主導產業,組織全縣20多萬農戶,集中力量建設了一批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優質化農產品生產基地。目前,已形成了以三口塘、文明鋪、龔家坪等鎮為重點的30萬畝高檔優質稻基地,以肖家村、八寶等鎮為重點的萬畝烤菸基地,以觀音灘、茅竹等鎮為重點的5萬畝油茶低改基地,以七里橋、潘市等鎮為重點的2萬畝楠竹低改基地,以十里坪畜牧嘗黎家坪鎮為重點的10萬頭優質瘦肉型生豬基地,以羊角塘、內下林場為重點的2萬頭肉羊基地,以文富市、大村甸等鎮為重點的10萬羽“三黃雞”養殖基地。在基地的聯動下,全縣農業逐步實現了由“分散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去年,全縣種植優質稻面積39萬畝,畝均增收200元以上;出欄生豬102萬頭,牛、羊、兔等草食動物15萬頭(只)。僅此一項,全縣農民人均增收56元。二是堅持龍頭帶動,大力扶持加工企業。我們按照“興農強工”的發展思路,依託產品基地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龍頭加工企業。一方面,做大做強現有龍頭企業。通過引導和支持企業向上爭項目、向內強管理、向外創品牌,促進了一批龍頭企業上規模、上等級、上品牌。去年來,先後有天龍米業有限公司、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銀利來糧油有限公司等3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跨入省級龍頭企業行業,年產值達3.47億元,創稅658萬元,出口創匯120萬美元。目前,天龍米業公司生產的龍江香米、龍江粘米、天龍貢米和金浩植物油公司生產的金浩牌茶籽油、調和油、色拉油均已通過國家綠色食品標誌認證。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外資發展龍頭企業。通過外引內聯,大力引進縣外資金、技術、設備,投入到農產品加工領域,推動了農產品加工企業外向型進程。如近年來,我們引進外資1500萬元,在白水科技工業園創建了金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皂素50噸;引進外資600萬元,在觀音灘鎮創辦了山山達大芯板廠,年產值1000萬元。目前,全縣共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1218家,其中上規模的龍頭企業85家,年加工糧食20萬噸、茶油3.5萬噸、木材17萬立方米、楠竹12萬根,年產值8.3億元,共為全縣農民增收4000餘萬元。三是堅持市場驅動,大力構築流通網路。我們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積極開拓農產品市場,搞活產品流通,增加農民收入。一方面,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網路。圍繞主導產業,逐步構建了以批發市場為龍頭、專業市場為骨幹、農貿市場為基礎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先後鞏固和完善了文明鋪生薑、香芋市場,大村甸生豬市場,大忠橋鮮魚市場,浯溪蔬菜市場等25個專業市場,年外銷生薑、香芋2萬噸,畜禽水產6.2萬噸,商品蔬菜12萬噸,貿易額達6.5億元。另一方面,努力暢通農產品販運網。以發展農產品流通中介組織和運銷大戶為重點,著力培育壯大民間銷售隊伍。目前,組建了“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水果銷售公司”、“三黃雞銷售公司”等182家民間流通組織,並在北京、廣州、長沙等30個大中城市設立了銷售視窗,進一步搞活了農產品流通。同時,通過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有效地擴大了市場份額。去年,全縣共落實優質稻、柑桔、黃花菜等訂單面積22萬畝,訂單額收入占全縣貿易總額的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