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培訓小結

參加了三天的教育技術培訓,真的感覺很有收穫。培訓中忙碌著,學會了很多知識,結合本學科談談這次學習的感受。

傳統的教學模式把音樂的教授限制在“黑板、鋼琴、錄音機、書本”中,不具備形聲性、靈活性和高效性等,對於喜愛視聽效果的孩子們,有些時候不容易激發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不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而套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音樂教學,不但大大提高課堂容量,加強教學的情景性、直觀性、示範性,融視聽為一體,並且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抽象的音樂形象化,複雜的樂理知識生動化,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拓寬理解音樂的思路,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能深刻的理解音樂形象,感受音樂內涵,親切、自然的表現音樂、滿足學生情感和心理上的要求,音樂審美力得到培養。事實證明,採取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比傳統單一的音樂教學更有效果,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裡更好的學到更多的知識。因此作為一名跨世紀的音樂教師,我首先轉變了自己的教育觀念,由重視知識的傳授,重視智力的培養轉向重視能力、情感的培養。在國小音樂課堂教學中主要是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軟體(powerpoint,課件大師、flash、網頁)輔助教學,另外還嘗試了利用計算機音樂教學軟體cakewalk進行輔助教學,努力提高自己音樂教學的藝術水平。

一、信息技術在音樂課中的互動作用

信息技術作為最先進的教學媒體,優於任何其他教學媒體的最顯著的特點是互動性,有了互動性,就能及時的反饋信息,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個別化的指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powerpoint的優點很多,它製作簡單,便於操作,在教學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它有極大的局限性——互動性差。如果僅僅是用來演示歌曲或節奏、圖片等,它是最好的教學助手,但是如果欣賞一部較大的音樂作品,powerpoint的功能就遠遠不夠了。我在教學中使用了另外一個軟體——課件大師,它具有powerpoint的優點,同時還有極強的互動性,並且製作起來比較簡單。這樣製作出來的課件,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學生經過自主學習,也能掌握教學內容。如欣賞課《彼得與狼》,這是一部交響童話,全曲長達30分鐘,樂曲由不同樂曲表現不同人物形象。要求通過欣賞全曲,學生應能分辨各種樂器的音色、形狀及它所代表的人物形象的鏇律,並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midi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作用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產生的效果是傳統音樂教學活動所不能比擬的。時代對教育的要求是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學生,其中,創新精神就是學生的主要素質之一。發展學生個性是現代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對“傳統”教育“求同”思想的改革。音樂具有不具象性,一段優美的鏇律可以理解為春風,也可以想像為白雲、流水或天鵝,音樂的非語義性決定了它沒有明確含義。由於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知識結構不同、思維不同、社會環境不同,所以對音樂的理解也不同。因在音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充分發揮個性,發展他們的才能,不能為“求同”而抹殺學生的創造力。傳統的音樂教育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答案單一,思維狹窄。大大束縛了學生的理解和思考。

如何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音樂想像力成為我嘗試使用midi技術的動力,在教學當中我做了一些實驗,實驗表明在培養音樂想像力和創造力方面midi技術有著其他多媒體軟體不可比擬的優勢!

如音樂欣賞《牧童短笛》,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音樂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分三部來實施。其中的第二部分是利用midi技術,使用cakewalk軟體,在課前把樂曲輸入完畢,在課堂上對樂曲實現現場改變,如改變樂曲的音色、速度、音區。使學生直接獲得音響效果。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欲望。以前做過同樣的練習,學生並不是很感興趣,因為只是說說,並不能聽到他想像改編後的音響。因此發言的人不多。而在這節課上,我先讓學生自由分組討論,利用我們學過的樂器知識及改變音樂情緒的手段,自己想像如何利用這些手段改變《牧童短笛》中牧童的形象。當第一個學生髮言後,我通過cakewalk操作,然後播放出來,學生的興趣驟然提升,都爭先恐後的要求發言,並且在聆聽改變後的樂曲時十分用心,有的同學聽到改變後的樂曲與自己的想像不符合時,很快就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再及時的進行修改,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想像力與創造力。

在音樂欣賞《天鵝》中,依然採用了midi技術,輔助教師培養學生的音樂想像力與創造力,效果明顯,學生聽到由《天鵝》鏇律改編的快速的鏇律時,想像出如蝴蝶翩翩起舞、小烏的歌唱、貓捉小老鼠的場景,聽到由《天鵝》的鏇律改編的慢速鏇律時,想像出如笨重的大象、發怒的獅子、走路的狗熊等形象。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要想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必須要聽。傳統教育手段在這樣的練習中往往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