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工作會議紀要演講範文3篇

你還在為尋找相關城鎮工作會議資料而煩惱嗎?現在就來看看小編為你整理的城鎮工作會議紀要演講範文,歡迎閱讀。

城鎮工作會議紀要演講範文 篇【1】

今天召開全市推進“三舊”改造工作會議,對“三舊”改造鼓勁加油作進一步動員部署。剛才,國土、規劃、財政三個部門和##鎮介紹了工作情況,小兵同志部署了下一階段任務,會議還印發了《**市“三舊”改造實施細則》,大家要加緊貫徹落實。下面,我談兩點意見。

一、著眼全局,切實增強“三舊”改造的緊迫感

以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為主要內容的“三舊”改造,是省委省政府順應國土資源管理和城鄉建設新形勢,著眼於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的戰略決策,是踐行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城市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大舉措。汪洋書記專門作出重要批示:“加快‘三舊’改造既可拉動經濟的即期增長,又可為轉型升級創造條件,對影響推進此項工作的難題,可從實際出發研究對策和措施,省委省政府集體拍板,創造‘騰籠換鳥’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條件”。國土資源部同意並支持我省在處置歷史用地遺留問題、按土地現狀辦理用地手續和供地方式等方面進行探索,省政府出台了《關於推進“三舊”改造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若干意見》及其實施意見,在佛山召開“三舊”改造現場會,部署全面推進全省“三舊”改造工作。黃華華省長最近來**調研時,要求我市搶抓機遇大力推進“三舊”改造,確保按時完成改造任務。

當前我市產業結構調整任務緊迫,投資增長有待拉動,發展後勁亟需增強,環境代價和資源成本仍然偏高,面對珠三角兄弟城市爭先恐後、此消彼長的競爭態勢,我們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加快推進“三舊”改造,有利於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有利於建設宜居城市,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有利於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破解土地供需矛盾;有利於做好民生工作,提高人民民眾生活質量,是**拓寬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後勁的關鍵所在。同時,“三舊”改造是一項全新的、時效性很強的政策,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對“三舊”改造政策哪個地方把握得好,哪個地方就能搶到先機,占得主動,率先受益;把握不好,就會錯失良機,影響發展。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積極推進“三舊”改造,市委會、市府常務會多次研究部署,8月17日市委會通過了我市“三舊”改造實施細則,陳根楷書記親自帶隊到瀋陽考察和引進項目。20XX年至今全市已完成“三舊”改造79宗,面積7069畝,改造實際投入資金179.6億元,通過改造節約土地4438畝。特別是省“三舊”改造意見出台以來,我市迅速召開工作會議,組織政策培訓班,赴佛山等地學習先進經驗,成立市“三舊”改造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確定改造試點,出台《關於“三舊”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見》,編制專項規劃。各鎮區也相繼成立了“三舊”改造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初步制定規劃和實施方案。總體看來,我市“三舊”改造已有一定工作基礎,呈現“市鎮村”三級聯動的好勢頭。盛景尚峰、大信商圈等一批項目成效明顯,興中廣場、人民醫院公交樞紐站等六大項目加快推進,金鷹廣場、華南家電產業服務創新區等五大項目完成前期工作即將實施改造,形成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為我們全面推進“三舊”改造增強了信心和動力。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市“三舊”改造還處在起步階段,仍然存在政策理解偏、拆遷難度大、項目引入少、投入資金缺、改造起點低等困難和問題,與省內外有關城市相比,我們的總體進度不快、改造任務艱巨。經省確認,我市“三舊”改造總面積10.1萬畝。今年目標改造1萬畝,目前只完成3601畝,正在改造6422畝,下來還要啟動3622畝。要完成三年10萬畝、年內1萬畝的改造目標,任務十分艱巨。而佛山20XX年以來共啟動730多個項目,項目占地3萬畝,新增建築面積2400萬平方米;今年佛山安排25個改造項目,投資額256.2億元。東莞今年計畫完成178宗改造、總面積達3.4萬畝,市財政今年起連續5年、每年劃撥1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三舊”改造。各市都是大氣魄、大手筆、大力度、大進展,比較起來,我們已經明顯落後。特別是根據省的規定,“三舊”改造規劃為期5年,但完善歷史用地手續的政策優惠期只適用到20XX年底。根據初步調查,我市涉及完善歷史用地手續的“三舊”有5.82萬畝,報批工作才剛剛鋪開,工作量大,時間緊迫,必須抓緊落實。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從全局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三舊”改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思想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堅強的執行力攻堅克難,積極主動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向“三舊”改造要新增長點、要發展後勁、要人民實惠。

二、著力提速,全面加快“三舊”改造的工作步伐

圍繞“一年出成效、兩年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要求,加大力度、真抓實幹,突破重點、加快推進,力爭後來居上,確保全面完成“三舊”改造各項目標任務。

(一)進一步明確目標。總體來說,我市“三舊”改造工作要達到三個重要目標:一是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緩解用地供需矛盾,今年完成1萬畝、三年完成10萬畝改造;二是依法理順一批歷史用地遺留問題,確保20XX年前完成;三是改善城鄉面貌,最佳化城市功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具體到今年的目標是,完成1萬畝改造任務,市鎮共建試點做出經驗,各鎮區有實質性效果,確保全市一年初見成效。從目前推進情況來看,部分鎮區較多的停留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補辦歷史用地手續的層面,沒有上升到調整產業結構、拉動內需、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鎮功能的高度。各鎮區各部門要切實轉變發展觀和用地觀,使“三舊”改造目標做到“五個同步”,即與城市規劃升級同步統籌,與基礎設施建設同步完善,與生態環保節能同步推進,與城市發展品位同步提升,與保護歷史人文同步落實,儘可能實現連片改造、綜合改造和彰顯特色。通過“三舊”改造,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促進城市功能形象提升,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拓寬經濟發展空間,增強城市綜合實力。

(二)進一步理清思路。我們要認識到,作為一項探索性較強的工作,“三舊”改造沒有統一模式。周邊城市有不少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但我們切莫呆板的複製某一模式,必須堅持因地制宜、求變創新,尋求創造性的解決之道,探索創新性的改造模式。要按照“三舊”改造政策和專項規劃要求,在不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做到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居則居、宜文則文,真正使“三舊”成為自己的“三新”、“三亮”。

(1)城區要以“三舊”改造為抓手,全面推進產業結構“優二進三”,加強城市文化建設,增強服務功能輻射度,提高中心城區首位度,大力建設“首善城區”。

(2)五個試點鎮區今年必須有明顯進展,務求在全市率先走出具有示範意義的“三舊”改造路子。@@區重點打造北部輕軌商業圈、中部文化旅遊區、南部休閒商貿區。@@區重點建設好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驗區、沙朗涌沿岸“舊村居”改造和彩虹“汽車一條街”的“兩點一線”,搭建一批高端服務業發展平台。@@鎮重點改造舊城鎮和舊廠房,解決存量土地效益低下等問題,為城鎮發展提供新空間。@@鎮重點建設“華南家電產業服務創新區”等5大項目,推動家電產業和生產服務業升級發展,形成集商住、文化、休閒娛樂於一體,輻射作用好的新區。@@鎮重點探索中心區舊村居改造,加快推進**騰步國際航海培訓等項目,加強可經營資源開發利用。

(3)其他各鎮區都要建立本鎮區試點,選擇重點突出、急需改造、容易見效的區域先行改造,做到邊試點邊推廣邊收效。

(三)進一步用好政策。“三舊”改造是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需要科學的規劃作為指引,也需要完善的政策作為配套。我到鎮區調研,很多同志都說政策不錯,但是缺乏可操作性。現在出了實施細則,可操作性就強了一大步。說到底,可操作性就是利益問題,要處理好市、鎮、老百姓、社會力量的四者利益。市政府要主動讓利給鎮區,充分調動鎮區積極性。“三舊”改造不抓緊做,我們整體上就會受損失,對上交不了賬,對下錯過了從根本上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的時機,上下都不好交代。省市都出台了“三舊”改造政策,我市還出了專項規劃和實施細則,這些都為“三舊”改造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政策保障。我們必須學好用好、用足用活各項政策,特別是用好處置歷史用地遺留問題、按現狀辦理用地手續、靈活供地方式、城中村改造簡化用地手續等方面的優惠。我市實施細則還提出了更具鼓勵支持性的措施,比如:項目審批享受省市重點項目待遇,對影響後續審批和耗時較長的非關鍵資料按同步或後置審批方式處理;工業用地改造不改變原用途而提高容積率不再增繳土地價款;經營性用地改造在滿足規劃條件、符合技術規範的前提下,經審批可適當提高容積率;符合用地總體規劃而未辦合法手續且已使用的建設用地,發生在20XX年1月之前的直接辦理確權手續,發生在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之間的,免用地年度指標、免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免耕地開墾費;“三舊”改造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年度指標由市政府優先安排,涉及建設用地改造為農用地的按20%獎勵用地年度指標等,都是含金量高的特殊政策。市財政還在多方面加大了對鎮區和用地者的讓利力度,比如:免收基礎設施配套費,財政收益用於項目貼息、獎勵資金和建設公共設施,提高征地管理費、土地補償費、出讓金收入、拍賣超低價收入等的返還比例,多項費用還實行全額返還。市“三舊”改造辦公室要加強指導,讓鎮區吃透省市政策精神,積極探索,大膽用政策效力推進“三舊”改造順利實施。

(四)進一步突破重點。

(1)要築巢引鳳,在產業轉型升級上取得突破。“三舊”改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們要加快實施土地整合與功能再造,做到有舍有得、大舍大得,有所為有所不為,打造“大航母”、轉移“小舢板”,騰出空間給大項目好項目,加快產業升級步伐。我經常說,在用地安排上要樹立一個理念,就是優質項目要多給,重點項目要快給,有地不用或不節約用地的少給甚至不給。通過“三舊”改造,一方面促進加工貿易為主體的製造業加強研發、培育品牌、加快轉型,引導企業轉移落後生產環節,騰出空間發展技術創新和品牌開發;另一方面,大力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重點培育創意文化、新能源、新光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新經濟成長點。

(2)要拆舊建新,在宜居環境建設上取得突破。通過“三舊”改造,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城市功能,構築宜居宜業的環境新格局。特別要加快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是影響城市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如果改造得好,可以成為城市建設的一大亮點。要積極探索成片整體開發的改造模式,把城中村改造成為有特色的城鎮片區,成為城市的亮麗風景線。

(3)要有改有造,在統籌城鄉發展上有突破。把“三舊”改造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科學安排農村居民點、公益事業、產業發展等各類用地,推進土地連片平整、農田水利建設、耕地規模經營、農民集中居住等工作,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環境。把“三舊”改造與城鄉土地資源、資產資本有序流動結合起來,鼓勵農民用土地權益參與城市化進程,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把硬體改造與農民素質提升結合起來,提高農民的市民意識,促進農民向市民轉變,提高城市化水平。

(五)進一步最佳化管理。“三舊”改造政策性強、影響面廣,改造過程要做好規劃先行、規範管理、優質服務和維護穩定工作。

(1)抓規劃先行。實行“三舊”改造一盤棋,在全市總體規劃框架下,各鎮區要儘快完善“三舊”改造規劃,使“三舊”改造專項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相互銜接。

(2)抓規範管理。必須依法依規推進“三舊”改造,政策確定的用地類型不得隨意更改和擴大適用範圍,採取協定方式出讓“三舊”用地必須統一操作辦法,公示審批結果。確保“三舊”改造全過程公開公平公正,合法合規順利推進。

(3)抓優質服務。各級各相關部門和市“三舊”改造辦公室要積極主動做好服務,為基層排憂解難、點路增效,在堅持走正道的前提下,幫助基層走便道快道、走綠色通道。

(4)抓維護穩定。在處理歷史遺留的土地、房屋產權問題時,要做好過細工作,避免發生不穩定事件。對“三舊”改造涉及的拆遷補償安置、簽訂履行契約協定、完善歷史用地手續等問題,法務部門要依法支持和積極參與。確保“三舊”改造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真正將“三舊”改造工程建成優質工程、惠民工程、廉潔工程。

同志們,推進“三舊”改造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意義大。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認準目標、鼓足幹勁,開拓創新、狠抓落實,儘快打開我市“三舊”改造新局面,向歷史機遇、城市發展和**人民交上又快又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