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進一步加強民生工作的決定

27.加快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城鎮“三供兩治”工程建設為重點,力爭經過3年努力,基本完成大中城市及部分縣(市)的供水、供熱、供氣項目的改造和建設,城鎮生活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完善防洪體系,推進大中型水庫建設,加快實施農村供水工程,確保飲水安全,到xx年農村居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65%以上。加強人口密集城市後備水源建設,鼓勵具備條件的縣(市)將城鎮現有水源工程向周邊農村輻射,支持集中打井、分片供應的規模供水工程建設。加大沼氣、秸稈氣化固化供氣供暖技術的推廣力度,加快太陽能利用整村推進步伐。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城鄉公路交通建設,完善城市道路網路,大力發展城市公共運輸。到xx年,通村道路通暢率達到96%以上,村內主要街路實現硬化鋪裝。支持墾區、林區、油區、礦區、口岸及重點旅遊景區的小城鎮建設,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28.全面改善市容村貌。加大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突出解決老城區“髒、亂、差”問題。注重城市細部整理,大力實施主要街路升級改造、樓面設施美化、建築景觀亮化、小區幹道綠化,為人民民眾營造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進一步完善濱水城市建設規劃,加快沿江沿河沿湖的濱水項目建設,打造類型多樣、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品牌濱水城市。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建設一定規模的廣場、公園,滿足居民日常休閒、娛樂和健身需求。加快園林城市創建步伐,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結合新農村建設,大力實行“四改”(改水、改路、改廁、改圈)、“三清”(清掃、清運、清掏)、“兩綠”(四旁綠化、庭院綠化)、“一排”(廢水排放),引導農民建設各有特色、經濟適用、舒適美觀、節能環保的民居,加快村容整治步伐。

29.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積極開展生態省建設,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強化對耕地、江河、湖泊、森林、草原、濕地、礦產等重要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與監管。繼續實施黑土地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程和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快推進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全面開展松花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進一步加大對城鄉居民區的治污減排力度,認真排查重金屬排放企業及周邊區域環境隱患,編制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強化低碳意識,推動生態產業、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快速發展。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健全污染損害和生態破壞責任賠償制度。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依法查處違法排污和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力爭經過3年的努力,基本解決涉及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使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和環境保護能力居全國前列。

九、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30.加強社會管理。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體系。推進以基本服務均等化為核心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並逐步向農村社區延伸。切實做好對社會組織、流動人口的管理工作,加強對可能危害社會重點人員的管控。建立健全民眾利益協調機制,積極引導民眾理性合法表達利益訴求。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從源頭上防範損害民眾利益問題發生。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健全信訪聯席會議制度,堅持和完善領導幹部定期下訪、定期接訪和包案息訪等長效機制,強化基層信訪工作隊伍建設,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提高就地化解矛盾能力。繼續推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責任追究、目標考核等制度,完善“調訪一體化”機制,加強聯合接訪大廳和社會矛盾調處中心建設,構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結合的“大調解”工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