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進一步加強民生工作的決定

31.加強公共安全。完善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體制,有效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以及公共衛生、社會安全、金融安全、環境安全事件。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安全生產設施建設,強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提升各類企業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突出抓好煤礦、道路交通、森林和城鄉防火安全,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強化以食品藥品為重點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完善食品藥品監管責任體系。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切實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堅決打擊制假售假行為,進一步改善消費安全環境。

32.加強司法保護。依法打擊在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安全、生態保護、征地拆遷等領域侵害民眾利益的各種刑事犯罪,及時受理和審判涉及勞動爭議、保險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等民事行政案件,切實加強法律監督。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緊密銜接機制,依法加快涉及民生案件的審理。加大司法執行力度,健全執行協調配合機制,完善困難群體法律援助制度,千方百計維護人民民眾的合法權益。

33.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深入推進“平安龍江”建設。依法堅決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以及“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犯罪活動,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堅決打擊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動,增強人民民眾的安全感。嚴厲打擊金融詐欺、非法集資、走私、偷稅等嚴重經濟犯罪,維護經濟秩序,保障人民民眾權益。加強對網際網路和通信簡訊息的管理,防範和打擊利用信息網路進行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嚴密防範和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顛覆和恐怖破壞活動,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到xx年,全省平安市、縣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公眾公共安全感保持在90%以上。

十、強化組織領導保障

34.完善體制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改善民生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與經濟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抓,部門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的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局面。健全公共民生問題決策機制,廣泛吸納民意,優先解決人民民眾最企盼的民生問題。充分發揮農村、街道、社區基層黨組織在民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解決民生問題著力點放在基層。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依法監督、民主監督作用,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及無黨派代表人士圍繞改善民生建言獻策,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以及各類社會組織在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中的作用。加強民生工作的輿論引導和媒體監督。加強民生工作的制度建設,建立民生工作長效機制,形成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事的民生工作格局。加強民生領域法規建設。

35.強化投入保障。健全公共財政體系,調整和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民生領域財政投入,加強資金使用的審計監督,確保政府財力用於發展民生事業的資金逐年增加,確保資金投入向弱勢群體傾斜、向薄弱領域傾斜、向農村傾斜、向貧困地區傾斜。建立多元化民生建設投融資和運營機制,支持社會力量投資民生項目,鼓勵民間團體創辦愛心基金、助學基金、醫療基金等慈善事業,形成全社會關心和參與民生事業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