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民專業合作社視察情況的報告

4、合作層次較低。一是合作社的組織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服務層次普遍較低,缺乏適應和開拓市場的能力,市場競爭力不強,大多數隻停留在信息服務、技術諮詢及初級產品包裝、銷售的層面上,而真正能進行深加工、精加工等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手段很少。僅靠初級農產品買賣所得的利潤非常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二是合作程度較低。個別專業合作組織與農民利益連線鬆散,對成員的約束力弱,成員只願共享利益,不願共擔風險,組織與會員之間沒有真正形成關係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另外,長期以來的小農意識,使農戶養成了分散經營的習慣,對合作不放心、不積極。

5、要素制約嚴重。一是資金缺乏,發展後勁不足。在視察中,多數合作社反映缺乏資金。由於農業系弱質產業,風險較大,效益不高,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自我積累相當有限,加上農民融資環境較差,很難快速發展。如沿浦民鑫紫菜養殖專業合作社反映貸款利率過高,對入社農戶也無任何優惠政策。二是合作社發展必要的倉儲、冷藏、加工、辦公等用地得不到及時解決,將農業用地與工業項目用地同等對待,影響合作社的健康發展,如**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的蔬菜保鮮倉庫、**席草專業合作社的加工廠房等都受到土地的制約。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民帶頭人大多數綜合素質不高,適應市場經濟的意識和能力不強,懂技術會管理、市場開拓能力強的複合型人才更缺乏,制約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創新和發展。

三、幾點建議

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能有效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意義十分重大。為此建議: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黨的xx屆三中全會指出:“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使之成為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中央一號檔案也明確要求:“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示範社建設行動”。這就意味著,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關係到我縣農村經濟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問題。因此要不斷加大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意義的宣傳,讓大家了解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能解決農民單家獨戶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能有效實現了生產與市場的對接,能擴大農業規模經營。同時還要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和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見》等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知程度,為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2、健全機制,形成合力。一是要把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應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確定領導同志具體分管。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領導小組,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農業、林業、漁業、工商、財政、糧食、供銷、稅務、金融等部門的聯繫和溝通,協調處理髮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自身職能,將新農村建設項目與農村專業合作社有機結合,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業產業化的有效載體,把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作為重要指標列入考核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內容,通力合作、齊抓共管,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三是要借鑑瑞安經驗,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的作用,確定專門人員、落實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工作經費。通過完善聯合會工作機制,加快推進合作社規範化建設,不斷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增強合作社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