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組赴長江三角洲學習考察報告

(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動力足

六地區在發展中,都堅持打好基礎、建好平台、選好項目、引好資本,不斷增強發展後勁。一是政策招商,制定優惠政策,對有實力商家,適當犧牲一定的眼前、局部利益;二是網路招商,在網上發布信息,宣傳自己,捕捉信息,尋覓商機;三是會展招商,派人參加各類會展,收集信息,結識朋友;四是以外引外招商,提高管理服務水平,親商、安商、富商、扶商,以良好的服務環境讓外來商家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吸引外商的合作夥伴、朋友來當地興業;五是產業招商,集中優勢資源,把某一個產業做大做強;六是中介招商,凡對招商引資作出過實質性貢獻的中介人,不論身份,形成“大招商大報酬,小招商小報酬,不招商零報酬”激勵機制;七是運用行政手段推動招商,主要是加大領導幹部招商引資的壓力,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績效工資制,將招商引資成績直接與經濟利益掛鈎,直接與幹部的升遷掛鈎。

(六)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支撐強

在六地區學習考察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他們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力度,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穩定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他們除把招商引資、gdp增長、財政收入水平等作為考核地方幹部的重要指標外,也把社會的和諧度、人民的滿意度以及地方競爭力等“形而上”的指標納入考核範圍,加大和諧社會的構建力度,加大學習創新工作力度,尋求發展的強大支撐。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以農民增收為重點,著力推進人人有技能、個個有工作、家家有物業的“三有富民工程”,大力發展富民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合作組織,農民投資性、經營性收入不斷增強,XX年農民人均年收入9420元;健全農村社會保障機制,打造低保、養老、醫保、征地補償、動遷補償等五道保障線,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消除矛盾和社會隱患,構築起和諧安寧、協調發展的社會風貌。蘇州工業園區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平均每年科技投入增長超過20%,科技進步貢獻份額達到70%以上,累計派出1700多人次赴新加坡學習城市建設管理、經濟發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經驗,先後建成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積體電路產業園、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軟體園等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投資30億元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網路,聚集了海外留學人員創辦企業200餘家,跨國公司和國家級研發設計機構50餘家,博士後工作站6個,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超過2萬人;區內農村居民社保參保率和企業公積金參保率均達100%,90%農戶遷入現代化居住小區,基本做到了“老有所養、貧有所濟、病有所醫、難有所助”,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三、加快九龍坡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

新的起點期待著新的突破。如何在“xxx”開局之年開好頭、起好步,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通過考察學習,我們認為,學習長三角先進經驗就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做到一以貫之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地調整思路,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發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