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專業寫生考察報告

(三)黃山

黃山是天下第一奇山,在這裡看到的每一景都是生動靈氣的山水作品,奇怪的石頭聳入雲霄,低矮的青松峭壁生存,黃山這一路可謂是大飽眼福,黃山的怪石是最大的亮點,看其相什麼則真的像什麼,貌似還會動帶著靈氣。正如別人所說“黃山美景是三分景七分想像”,你想它是怎么景它就呈現什麼景,你說奇不奇!例如那“仙人指路、仙人翻桌、龜魚爭松、鰲魚馱金龜等等。”

黃山山高、景美、石奇、松怪。正如明朝徐霞客雲“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可見黃山的魅力所在了吧。進入黃山景區的第一站則是文明出眾的人字瀑了,飛珠濺玉、霧氣蒸騰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呀!輾轉一路看了好多景點,最終登上了光明頂,極目蓮花峰,站在海拔1864米的海拔,不禁想起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知用在此處合適與否。

黃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黃山是藝術家的搖籃,在雄偉博大的黃山懷抱里我覺得自己就像是浩瀚的藝術汪洋中的一類沙子。一頓黃山美景大餐是足夠我消化一輩子了,藝術追求的道路長遠無邊際......

(四)江西沱川

婺源沱川之行的目的:

1.提高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2.培養對自然景象的觀察和感受,蒐集大量素材

3.深化光與色的結合,鍛鍊色彩能力,表現自然物象,提高色彩作畫的能力

4.把握好不同天氣,不同因素導致的不同光線的色彩

5.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增強自我文化底蘊

在沱川的幾日考察一晃而過,今天是最後一天了,美好的時光景色總是在逝去之後才流連忘返!通過寫生使我由一個對婺源無所知的“外行”變成了熟練徽派藝術的“內行”。其中我對徽派建築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形的馬頭牆,它是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馬頭牆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者是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廳這馬頭牆的疊數可達到五六疊,就是這裡俗稱的“五月朝天”之意了。總而言之這裡的建築風格、風土人情、民俗習慣都與徽州相互相應但是又稍有變化,這一切在我腦海里都深根了,我也十分喜愛這片淨土,恨不得隱居在這山林之間。

在這裡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感受到了那淳樸的鄉村鄉情,在寫生中同學們互相之間的幫助和那份友誼,鄉民的熱情,這裡不愧是“中國最美麗的鄉村”!

在婺源沱川古村落中行走,感受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民居的分布非常的講究山水,林木等自然環境的和諧結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鬱鬱蔥蔥的山體,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彎彎繞過幢幢明清古宅,穿過小橋和村中心後流出村外。一道道翻水壩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嘩嘩的水聲,面對這美麗的自然景亦靜亦動,看看這些不禁使我想起我們在學校里都是坐在教室內畫著靜物,而到了這裡我們走出了課堂見識了美景更鑑證了大自然賦予了這個古村落的意義。

在沱川的這幾日很充實,但是也很苦悶,苦悶之處在於面對這裡的美景不知如何下筆,手上功夫欠缺,著實難以描繪出這裡的美景,但是我都一一記錄下了這裡的美景爭取不惜此次婺源美景行......

(五)景德鎮

說到景德鎮,當然要數這裡的瓷器了,瓷器是我國的偉大發明,它是由遠古的陶演變而來,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了制陶,“印紋硬陶”就是我國陶文化的佐證,東漢時期景德鎮就出現了制陶業。

在景德鎮,我們主要考察這裡的陶瓷市場以及學習在陶瓷坯上勾線作畫。雖然他們稱不上藝術家,但是他們對藝術的那份執著的追求是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的製作,他們的勾線水平我們無法達到不得不學習人家。這裡到處都是陶泥工作室,這裡的氣氛很好很安靜,如果能在這裡安靜的學習創作,不失為提高專業技能的好機會!

總結:

這次的寫生考察,讓我收穫不少,也成長不少。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了解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從實際觀察及老師的講解中得到了更寶貴的經驗。考察不僅拓展了我的專業視野,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與新的作畫技法以及傳統方法與新式手法相結合的嘗試。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每日一張作業,提升了我的寫生技能,從第一幅的速寫到後期的專業寫生作業,每個人都在不斷進步,不斷提高。而另外一方面,讓我們艱苦樸素、自理自強、遵守法紀、文明禮貌的作風得到了發揚,讓我們吃苦耐勞,不怕冷不怕熱,不畏長途跋涉,不怕辛苦的精神得到提高,讓我們這個集體更加團結,更加友愛。

10月7號,我們的寫生考察生活圓滿結束,並安全返校。僅僅20來天,從每天不曾間斷的寫生中讓我明白,藝術需要一種勤奮的精神,一種刻苦的態度,要多思多想,深入生活,不斷從身邊提取藝術元素,讓我們的藝術畫面更加具有審美性和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