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子心得發言稿:學習與工作、學習與生活、學習與做人做事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教子心得:學習與工作、學習與生活、學習與做人做事。

講到學習:第一學會生存,我很重視培養女兒對生命的珍愛。人要先生存後發展,邊生存邊發展,求生存求發展,會生存會發展。第二學會溝通,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和女兒兩個人一起生活,很注意和女兒的交流,任何矛盾都是由於誤會造成的,誤會消除了矛盾就解決了。生活和學習上很多失誤也是由於溝通協調不夠造成的,每天我見到她從學校回來,我總會問一個題是:寶寶,今天你問老師問題沒有?因為她平時膽子小,而且比較內向,所以我鼓勵她和老師、同學溝通,從而改變自己怕事的性格。

學習就是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我女兒所在的四(1)班,是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同學們都認真、刻苦學習,你追我趕。我經常灌輸給女兒一種學習習慣:要想學習好,動手又動腦,動手就是堅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不動筆墨不開會,不動筆墨不講話,不動筆墨不聽課,聽課就要記一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動腦呢,就是用心學,專注學,學習貴在專注,專注使你成功。

曾經碰見過有個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他請教了兒童教育專家,他說他的孩子每次做作業一個小時時間要站起來十幾次,他問這該怎么辦,兒童教育專家就跟他說,他說你要注意觀察孩子和引導孩子,在觀察的基礎上加以引導,所以這個家長回去以後,對孩子進行了一個星期的觀察,他發現孩子每次做作業平均一個小時要站起來十一次,這個時候他就跟孩子講,他說孩子啊,如果你每次做作業一個小時以內只站起來三次,媽媽就獎勵你看卡通片三次,如果只站起來兩次,媽媽就獎勵你看卡通片四次,在媽媽的引導下,孩子後來做作業一個小時一次也不站起來了,學習成績很好。我也受益匪淺。

學習就是學習賞識別人。其實人人都喜歡賞識,尤其是小孩。這裡我告訴大家這樣一個賞識孩子的故事。有一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稚園的老師跟她講,說你的小孩有多動症,他在板凳上三分鐘都坐不了,建議帶他看看醫生。回家的路上兒子問母親,他說老師跟你說了點啥呀,這個母親鼻子一酸,差點沒哭,她說老師表揚你了,老師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夠坐三分鐘了,別的家長特別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結果那天晚上這個小孩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也沒有離開板凳一次,你看老師說孩子有多動症,媽媽的鼓勵就讓孩子有了自信。上了國小又開家長會,老師說你的孩子這次數學又不行,全班50人,他得了49名,懷疑他有智力問題,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下,回家的路上這母親哭了,回到家裡看到誠惶誠恐的兒子,這位母親振作精神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老師說你並不笨,只要你細心就會超過同桌,母親說完這話的時候,發現小孩暗淡的眼神亮了一下,第二天上學小孩就起的特別早,你看老師說孩子得了49名有智力問題,媽媽說他能超過同桌,孩子就有信心,其實同桌是48名,小孩上國中了,又開家長會了,老師告訴她說按你兒子的成績考重點中學夠嗆,這位母親是這樣告訴孩子的,他說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只要你努力,有希望考上重點中學,老師說孩子夠嗆,而媽媽卻說孩子有希望,狀態是一樣的,但是給小孩加的力是不一樣的,結果高中畢業這個小孩竟然考上了清華大學,他把通知書遞給媽媽看,一邊哭一邊說,他說媽媽我知道我自己不聰明,是你誘導激勵的結果,這母親哭了,她是個聰明的母親,就是因為她的賞識和激勵才造就了一個清華學子。

學習就是學習做小事,抓細節。有人曾經說,人不會被大象踩死,但會被蚊子叮死。為什麼呢?因為蚊子是小事,不容易引起重視,其實全世界因蚊子叮咬得病而死亡的人比歷史上戰爭死亡的人還要多。所以不會做小事難成大事,一個幹大事業的人一定善於做小事,天下大事必作一細,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決定成敗,這是目前最流行的管理要求。也是於小孩在生活中其中最有價值的教育。

學習就是學習珍惜時間。一個人活到70歲是25500天,人從一出生就在倒計時,每天都在向死亡邁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做更多的事情,值得每一個人深思。我們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每天有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這個時間對每個人都是最公平的,有的人抓住有限的時間多做事情,創造有價值的人生,而有的人浪費時間,拖延時間,耽誤時間,不是玩就是混,人與人的差距就差在這裡。所以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他要求每個人每天都捫心自問兩句話,就是今天這一天我生而無悔,今天這一天我死而無怨。我們應當珍惜每一分鐘,做好每一件事情,善待每一個人,這樣才能生而無悔,死而無怨,這就是我開始講的心安理得。我讓女兒自己看著鬧鐘做作業,希望她逐漸改正拖拉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