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秋季家長學校培訓班上的講話

-- 教育,需要一種氛圍

黃華斌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xx中學家長學校在校工會、政教室的精心籌備下終於開班了,迎來了第一批學員——九年級學生家長。在此,我代表學校向精心籌備家長學校工作的老師們表示衷心感謝,向前來參加學習的各位家長表示誠摯的歡迎!

家長學校,在農村家長的眼裡可能還是個新鮮事物。其實在城市,它存在了多年,廣泛被家長所認可並深受歡迎。國家教育部,中國關工委早就對家長學校的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事實證明,一所辦得好的學校,都非常重視家長學校的建設。一名學生的成功的背後,除了學校教育,親職教育更是功不可沒。甚至可以這樣說,一名學生的成長成才,不一定能享受到優質的學校教育,但一定會享受到科學優質的親職教育,也就是孩子的背後,有優秀而負責任的父母。

一年半前,我從xx中教學副校長的工作崗位上調任xx中心國小校長。過去後,我非常重視的就是家長學校建設,因為我堅持的教育觀念是“國小教育的核心是培養習慣”。而良好習慣的培養光靠學校教育是不可能完成的。我向全校家長提出了“真的愛孩子就要真的懂教育”的口號,動員全校教師主動的、經常的和家長們講“教育之重,教育之難,教育之法”,引起了許多家長的共鳴和支持,這一成功經驗受到了市教育局、鎮黨委的高度肯定。今年9月,市教育局黨組調我回來,任命我為xx中學校長。我把“真的愛孩子就要真的懂教育”又帶回中學,就是因為國中教育的主要任務依然是“培養習慣,塑造品格”,它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更關鍵,也更複雜,更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也許有家長以為,我這么忙,哪有時間來學習,聽報告;或者也有家長以為,孩子交給學校,教育就是學校的事了,不用我來教育和管理。在這裡,我要問一問作家長的,或者是代理家長,隔代家長,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的孩子很難管了,管不住了,幫不了了,弄不明白了?

不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就無法實施有效的教育。我們開辦家長學校,就是要增加家長和學校老師交流學生教育的機會,向家長傳遞科學的親職教育知識,提高家長的親職教育水平,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和質量觀,掌握科學的親職教育方法,從而創造良好的、科學的現代親職教育環境!

我有一個形象的比方,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就好比是孩子成長走路的兩條腿,教育絕不能一隻腿走路。失去了親職教育,那孩子的成長就是殘疾和畸形。

藉此機會,我想和各位家長談兩個方面的話題。

第一、為了學生,我們的做法和思路——

實話實說,xx中學現在是發展最艱難的時候。她有悠久的歷史,有輝煌的過去,有先進的設施,有美麗的校園。但是,最近幾年的發展出現了失誤和波折,質量和聲譽在下降。老百姓不滿意,領導也不滿意。這個現狀,我和領導班子、老師們比誰都清楚,也比誰都更著急。我們也在積極想辦法克難奮進,努力改變現狀:

一是樹立全新的辦學理念:尊重和發展每一個生命。

這裡的“生命”,包括學校的教師、學生和家長,以用一切與教育有關的對象。作為校長,我尊重教師,善待教師,也正在積極努力出台政策發展教師。根據學校編制的“教師發展規劃”,我們在三年里要培養一批名師骨幹。因為我堅信:只有發展教師,才能發展學生,才能發展學校;只有尊重和善待教師,教師才能尊重和善待學生。我們倡議,每一名教師都能尊重和善待學生。教師要以發展學生為己任。我相信,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一種尊重教師,尊重同行,尊重知識,尊重學生,尊重家長的良好氛圍會在不遠的時間裡很快形成。我也呼喚每一位家長,也能尊重教師,尊重教育。

二是建構科學的成才信念:優秀緣於一種習慣。

學校的培養目標要高,不管他是一個什麼樣成績基礎的人,都要著眼於學生的未來。因此,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以為,國中階段,最重要的優秀品質就是一種好習慣。我們以豐富的活動,系列的主題,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家長們往往關注的是學生的分數。其實,國中階段,影響學生成績的並非智商,而是習慣。無數的事實證明,凡是學習成績居於前列的,都是學習習慣很好的。而在生活中的為人處事,更依靠於一種好習慣。

三是提高教學質量的行動:精講強練,默默付出。

每天面對學校的教師,我就每天被他們所感動,特別是畢業班的老師們。我不想在這裡去描述他們的辛苦,他們的辛苦與付出,請家長們去問自己的學生,去清點學生手頭的學案和試卷。我只想告訴家長:這是一支忍辱負重的隊伍,是一支對學生高度負責的隊伍。請相信他們!如果有家長對某一個班級或某一位教師不滿意,可以向我們反饋,通過溝通的方式促進教師整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