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蕾課堂”總結表彰會上的發言

各位領導、老師們:

上午好!在這樣的場合講話,我還是第一次,有點緊張,如果講得不當,還請各位多多包涵。

今年暑假,《北京青年》熱播。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沒有看,我沒怎么看,只是翻到了,偶爾留意一下。但我很喜歡裡面的歌曲,尤其是片尾曲《存在》。

多少人走著,卻困在原地,

多少人活著,卻如同死去。

是否找個藉口,繼續苟活,

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

我該如何存在?

是啊,我們該如何存在?如何存在得有意義?尤其是工作之餘,就像暑假這樣的“空閒”時間。咋一聽這個話題有點嚇人,像個很大的哲學命題,其實再大、再抽象的哲學命題都可以在生活細節中找到答案。我覺得“春蕾課堂”就是這樣一個讓孩子、讓我這樣的暑假“閒人”存在得更有意義的平台。

請允許我先讀一段孩子的課堂作文。這是陸佩靈小朋友寫的,題目為“激活”。

激活

暑假來臨了,我們又整天沉浸在電腦里,遊戲的世界,不見天日,我們的天真被吞噬了,我們的童心也丟失了。爸爸媽媽很苦惱,我們也並不快樂。

後來村里開辦了“春蕾課堂”,我帶著複雜的心情報名參加。沒想到,春蕾課堂不僅帶給我好心情,還給我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

這裡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新的老師,新的內容。第一天,興奮和好奇帶給我全新的體驗,時間轉眼就過去了。第二天,慢慢適應環境,並且認識了新的夥伴,我很開心。

之後,一天比一天快樂,生活實踐課,地理課,科學課……知識充實了我的心靈,我仿佛也脫胎換骨了,從悶悶不樂到面帶微笑,連爸爸媽媽都說我改變了許多。春蕾課堂激活了我內心深處的童心,我又變得活潑快樂了。(陸佩靈)

文章寫得很好,語言流暢,用詞生動,情真意切,是一篇優秀作文。

但是看到這篇短文的時候,我真的內心很複雜。我們的孩子,物質條件好了,但是學習成長的環境卻也不見得。“遊戲的世界,不見天日”,“ 天真被吞噬,童心也丟失了”,父母怎么能不痛心?自己又怎能快樂?

其實,剛接到上課通知時,我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的,給國小生上課,上什麼課?怎么上?幾個問題一起在腦海中閃現。同時又有些迷惑,這樣的課,有效果嗎?會不會又是一種“需要”?但是,我還是很認真的作了準備。

上過課後,我不再迷惑,“春蕾課堂”告訴我,這樣的課堂,正是孩子們所期盼的,孩子們在這裡是快樂的,也是有所收穫的。

雖然我自認為準備充分,內容定位,資料蒐集,課件完善,用品準備,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剛踏上江東村委的課堂,多媒體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電腦被鎖了,我的上課思路也被“鎖”了!

教室里有些亂,會議室這么大,孩子這么多,坐在最後的孩子上課時教師很難全都顧及。我靈機一動,學習小組。中國近現代教育家陳鶴琴說:“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現的。他自己發現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學習小組,可充分發揮孩子們的特長,自己去探討,去發現。於是我當機立斷,根據層次的不同,男女生的差別,把全班四十多人分成六組。

學習小組分好後,馬上進入狀態,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自己確定學習組長和紀律組長,分管課堂學習和紀律兩項工作。當我把紀律的口令傳達給紀律組長後,四十多人的教室,一下從嘈雜的吵鬧中安靜下來,管理力和執行力可見一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小組,幾個原本最活躍最調皮的小男生,現在卻是最快進入了學習的狀態。看來層次的差異不是問題,如果給孩子一個合適的平台,他們的能量是無限的。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地球。”是啊,如果給孩子們一個支點,他們也可以撬動屬於他們的小小的“地球”,春蕾課堂或許就是這樣一個支點吧。

原來精心準備的內容已不可用,我臨時決定限時作文。以春蕾課堂的活動為話題,自選角度,寫隨筆。低年級的一兩句話也可以。

我沒有直接讓他們寫,而是讓他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在學習組長的組織下,交流一下這個話題。譬如,春蕾課堂開課以來,你印象最深的一堂課是什麼,感受最深刻的事或人又是什麼,確定內容後可以怎么寫等等。作文本來是學生最頭痛的,或許是形式有別於原來的,且孩子們都有新鮮的體驗,他們都很興奮。

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氣氛活而不亂,在學習組長的組織下,討論有序地進行著,連最小的孩子,也都積極參與,聲音或許有些稚嫩,甚至有些膽怯,但在這樣一個氛圍下,所有的都不是問題了。儘管我們自己學校學習小組已開展了一段時間了,這樣的效果還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