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報告

§6.3 項目擬採用的環境保護標準

採用的環境保護標準是指國家及項目所在地區環保部門頒發的標準,如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噪聲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及有關法規、規定等。如地區規定嚴於國家規定時應執行地區規定;地區沒有特定要求的;執行國家規定。個別目前國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標準的由可行性研究單位與當地環保部門協商確定。

§6.4 治理環境的方案

(1)項目對周圍地區的地質、水文、氣象可能產生的影響,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範和減少影響的措施。

(2)項目對周圍地區自然資源可能產生的影響。如森林和植被破壞影響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範和減少這種影響的措施。

(3)項目對周圍自然保護區、風景遊覽區名勝古蹟、療養區等可能產生的影響,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範和減少這種影響的措施。

(4)各種污染物最終排放量對周圍大氣、水、土壤的破壞程度及對居民生活區的影響範圍和程度,污水、廢氣、廢渣、粉塵、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綜合利用方案。

(5)噪聲、震動、電磁波等對周圍居民生活區的影響範圍和程度,消聲、防震的措施。

(6)綠化措施,包括防護地帶的防護林和建設區域的綠化。

§6.5 環境監測制度的建議

監測布點原則;

監測機構的設定和設備選擇;

監測手段和監測目標。

§6.6 環境保護投資估算

環境影響經濟損益簡要分析。對可以量化的環境影響,可將其計算並列入經濟評價中現金流量表內進行分析。

§6.7 環境影響評論結論

§6.8 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

建設項目必須確保投產後符合職業安全衛生要求,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分析和評價。

§6.8.1 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的分析;

(2)生產過程中的高溫、高壓、易燃、易爆、輻射、振動、噪聲等操作者健康影響的分析;

(3)生產過程中危害因素較大的設備、分布點及其危險程度。

(4)可能受到職業危害的人數及受害程度。

§6.8.2 職業安全衛生主要設施

(1)危險係數較大的生產點、擬採取的防護方案及安全檢測設施;

(2)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報警、緊急事故處理等安全設施的初步選擇方案;

(3)對高溫、高噪聲、高振動工作環境擬採用的防護、檢測和檢驗設施。

§6.8.3 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機構

(1)機構設計及人員;

(2)保健人員和保健制度;

(3)日常監測檢驗人員。

§6.8.4 消防措施和設施方案建議

第七章 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根據項目規模;項目組成和工藝流程,研究提出相應的企業組織機構、勞動定員總數及勞動力來源及相應的人員培訓計畫。

§7.1 企業組織

企業組織機構包括生產系統、管理系統和生活服務系統的劃分,其設定主要取決於項目設計方案和企業生產規模(產品範圍和產量、車間多少、職工人數等)。

企業組織機構設定要符合現代化大生產管理的要求,保證多個部門、多個環節以及全體成員之間能協調一致地配合,以完成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

§7.1.1 企業組織形式

部門、行業不同,生產規模不同,企業組織機構可採用不同的形式。最通用的形式是採用金字塔式(企業董事會或管理委員會)、中層經營管理(部門和科、處)和基層現場管理(車間和設施)等三個層次。一般來說,企業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成反比關係,幅度越大,層次越少。中小型項目可採用兩級管理(廠和科室、車間);大型項目可採用三級管理(公司或總廠、廠或分廠、車間)。

§7.1.2 企業工作制度

根據各車間和設施的工藝特點和生產需要,可分別採用連續工作制或間斷工作制。個別項目採用季節性生產,每年可分為生產期和停產期。

§7.2 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7.2.1 勞動定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