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勞動契約須知

而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勞動契約法》規定的勞動契約必備條款與《勞動法》的規定相比,既有大幅增加也有少量刪減。

1、增加的部分必備條款內容:

(1)增加了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等條款。原因是這些內容是勞動關係雙方主體的基本情況,應當在勞動契約中明確。

(2)增加了工作地點條款。原因是實踐中勞動者的工作地點可能與用人單位住所地不一致,有必要在訂立勞動契約時予以明確。

(3)增加了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條款。原因是為了在法定標準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該勞動者具體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安排。

(4)增加了社會保險條款。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無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是否約定、如何約定,均應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增加社會保險必備條款的原因,是為了強化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社會保險權利義務意識。

(5)增加了職業危害防護的條款。《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契約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契約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為了做好與《職業病防治法》以上規定的銜接,促進該條款的落實,《勞動契約法》中增加了職業危害防護的必備條款。

2、取消的部分必備條款內容:

(1)取消了勞動紀律條款。原因是勞動紀律屬於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勞動契約法》第四條已經對用人單位制定、修改勞動紀律等規章制度的程式作出了規定,沒有必要在勞動契約中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個別約定。

(2)取消了勞動契約終止的條件條款。原因是為了防止用人單位規避勞動契約期限約束,隨意終止勞動契約,《勞動契約法》取消了《勞動法》中有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終止勞動契約的規定,明確勞動契約終止是法定行為,只有符合法定情形的,勞動契約才能終止。

(3)取消了違反勞動契約的責任條款。原因是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濫用違約責任條款,《勞動契約法》規定只有在依法約定的培訓服務期以及競業限制條款中,用人單位才能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

此外,《勞動契約法》還特別規定,在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的約定方面,如果因約定不明引發爭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契約規定;沒有集體契約或者集體契約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契約或者集體契約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因勞動契約的關鍵條款約定不明引發了爭議,《勞動契約法》還提出了指引性的解決辦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勞動爭議的仲裁、訴訟解決壓力,無論對於勞動者權益的快速、便捷保障,還是緩解法務部門因訟累造成的工作壓力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

附1:《勞動法》第19條:勞動契約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契約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契約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契約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