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廉政準則學習心得體會

切實解決黨員領導幹部私自從事營利性活動的問題。黨員幹部作為國家公職人員,都掌握著一定的公權力,這種公權力只能用來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公眾服務。如果利用公權力的影響私自從事營利性活動,就會混淆公權與私利的界限,導致以權謀私、與民爭利。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關於禁止黨員領導幹部私自從事營利性活動的規定,取得一定效果,但這方面的問題仍很突出,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民眾中的公信力,必須切實加以解決。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認真落實《廉政準則》第二條規定,堅決杜絕私自從事營利性活動的行為,切實把精力用到做好本職工作、服務人民民眾上來。

切實解決黨員領導幹部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的問題。黨員領導幹部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不僅會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破壞公平競爭原則、影響經濟社會發展,而且會滋生大量腐敗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廉政準則》第七條對領導幹部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提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要求。我們一方面要認真落實這些規定,切實解決領導幹部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問題,同時要通過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減少權力“尋租”的機會,從根本上預防這類問題的發生。

切實解決黨員領導幹部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及身邊工作人員謀取利益的問題。當前,一些領導幹部由於不能正確對待親情和友情,有的甚至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朋友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僅自己身陷囹圄,最終也害了親人朋友,教訓十分深刻。《廉政準則》第五條就此作出了明確規定。廣大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要正確認識和處理親情和友情,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徇私情,對親屬及身邊工作人員加強管理,不準他們打著自己的旗號或利用自己的職權影響謀取利益,發現他們有違紀違法行為要及時制止,切實做到不為情所誤、不為情所累。

切實解決黨員領導幹部違反規定選拔任用幹部的問題。為政之道,要在得人。當前選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風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民眾反映強烈。針對這種情況,《廉政準則》第四條提出了明確禁止性要求。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執行這些規定,一方面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正確對待自身的進退留轉,嚴守紀律、胸懷大局,自覺服從組織安排和民眾的選擇;另一方面,要堅持黨的幹部路線和用人標準,正確處理對幹部的選拔使用,發揚民主作風,公道正派用人,嚴格按條件和程式選拔任用幹部,切實為黨和人民選好人用好人。

切實解決黨員領導幹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當前黨員領導幹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廉政準則》就禁止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鋪張浪費以及脫離實際、弄虛作假、損害民眾利益和黨群幹群關係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把貫徹落實《廉政準則》第六、第八條提出的這些要求,與貫徹落實xxx關於領導幹部加強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良好作風的要求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關於“四個大興”的要求結合起來,通過黨組織加強教育、完善制度、強化監督和黨員領導幹部加強理論學習、注重實踐鍛鍊、從嚴要求自己等方式,促使廣大黨員幹部的作風有明顯轉變,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

三、廉潔從政行為規範的幾個關注點

《廉政準則》共3章18條。總則部分闡述了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的意義,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了“五個必須”的原則要求。第一章“廉潔從政行為規範”,提出了8個方面52個“不準”。第二章,“實施與監督”,明確了貫徹落實《廉政準則》的主體和責任。第三章“附則”,規定了適用範圍、解釋單位等。

《廉政準則》發布後,一些同志對準則的一些規定所涉及的問題比較關注,在有些問題上還有不清晰的認識。這幾個關注點分別是:收受他人財物問題,以交易或者委託理財等形式謀取不正當利益問題,經商辦企業問題,買賣股票問題,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的限制問題。

(一)關於收受他人財物問題。

違反規定收受他人財物,是最典型、最直接的以權謀私行為,危害大、影響壞,我們黨歷來堅決禁止。因此,《廉政準則》把這項要求擺在第一章第一條第(一)項的位置,以凸顯其重要性。根據該項規定,黨員領導幹部不準索取、接受或者以借為名占用管理和服務對象以及其他與行使職權有關係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財物。它與《黨紀處分條例》規定的受賄行為的重要區別,就是沒有規定“為他人謀取利益”的前提要件。也就是說,黨員領導幹部只要收受了“與行使職權有關係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財物,不論是否為對方謀取利益,都不影響違紀行為的認定和處理。第一條第(二)項不準“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宴請以及旅遊、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第(三)項不準“在公務活動中接受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是對第(一)項規定的補充,在第(一)項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領導幹部不準接受其他不正當利益的政策界限。

(二)關於以交易或者委託理財等形式謀取不正當利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