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禮儀

名片製作。正規的名片長為9厘米,寬為5.5厘米,是一個較為規則的長方形。一些異型(如心型、樹葉型)或者開合式的名片,雖然具有別具一格的特色,或具有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但不宜在較嚴肅的社交活動中使用。而且在名片材料的選擇上要質地考究,抗折耐磨,有質感,且不宜太薄,在圖案選擇上不宜過於花哨。

名片上的文字要用中文。一張名片上最多只能用兩種文字,而且必須一正一反,不可同用於一面。名片上的數字一律用阿拉伯數字,不能用漢字大寫,也不能用羅馬數字。不管使用何種文字,選擇印刷字型時都應本著易識第一、美觀第二的原則。這是名片的功用所必須遵循的,否則會給人一種不倫不類之感。不論橫排還是豎排,名片兩面必須格式相同,不能一橫一豎。

名片正面應該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本人所在單位名稱;第二,本人姓名職務、職稱等;第三,聯絡方式。

與外國名片相比,中國人名片的最大特點是頭銜繁多。有時讓人看了,隱隱覺得名片主人太重名位了,反將其看輕。所以在選擇頭銜時也應遵循實用主義原則,有些虛銜在實際的公關活動或業務中一無用處,可捨去不用。若交際廣泛,各有所用,不妨分別印幾種頭銜的名片。

名片印好要隨身攜帶。但不要把名片隨隨便便放在衣袋裡、錢夾里,也不要把別人贈給的名片隨手放在這些地方。這樣過於隨隨便便,失去了禮節,因為名片是一個人的公關交往的象徵,這樣的隨意讓對方有傷害自尊的心理。正確的作法是準備一個專用的名片夾,隨身攜帶,用來裝自己的名片和別人贈與的名片。在辦公室中,可以準備一個名片盒或名片插,用來放置自己的名片;準備名片夾、名片簿,用來收存他人贈與的名片。

名片交換。交換名片的恰當時機通常是初次見面與對方握手寒暄之後,或者出門辭行之前。不過,對於有的人來說,只是在雙方保持聯繫時才送名片。

交換名片有一個先後尊卑的問題。一般的作法是:位卑者,即職務低者、身份低者、拜訪者、輩分低者、年紀輕者、男性、未婚者,應當先把自己的名片遞給他人,應立正,面向對方,雙手執名片的兩角,態度恭敬地遞給對方。注意,名片的正面要朝上,名片上文字的正面朝向對方。這樣,對方不必翻轉就可以閱讀名片的內容了。遞上名片後,還應說一聲“敬請指教”、“請多關照”、“希望今後保持聯絡”等。不可一言不發,用單手遞,或是隨手一扔。

接受名片的人要及時起立,態度恭敬地雙手接過名片。要說聲“謝謝”,然後雙手接過來,捧在眼前,從頭至末默讀一遍,以示恭敬。也可以把送名片者可能引以為榮的部分念出來,最好再讚揚幾句。最後,要把名片當著送者的面,妥善地放置在名片夾中。最忌諱的是接過他人名片以後,看也不看,順手一塞,或是亂丟。未經許可,也不要當著對方的面把名片讓別人傳看。接受名片之後,應立即將自己的名片遞過去。

忌胡亂隨意散發自己的名片,忌逢人便要名片。名片和存放名片的夾子應避免放在臀部後面的口袋裡。在交談時不要拿著對方的名片玩耍。男士不宜主動給自己朋友的夫人或女朋友留下名片,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

(2) 握手禮。握手禮來源於西方人類半野蠻半文明時期,在戰爭和狩獵時,人們手上經常拿著石塊或棍棒等作為防禦武器。他們遇見陌生人時,如果大家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並伸開手掌讓對方摸摸手心,表示自己手中沒有藏著什麼武器,以證實自己的友好。這種習慣逐漸演變成今天作為見面和告辭的“握手”禮節,被大多數國家所接受。在我國,握手禮不但在見面和告辭時使用,而且還作為一種祝賀、感謝或相互鼓勵的表示。因此是社交中套用最廣泛的致意禮節。

握手的種類。單手握是最變通的握手方式。握手時,上身要微微前傾,目視對方,右手相握,並可適當上下抖動以示親熱。握手要發自內心的誠意,才能收到好的交際效果。雙手握是為了表示對對方加倍的親切和尊敬,應該同時伸出雙手,握住對方右手。

但是,這種握手方式不宜每次都用,它的適用範圍只在年輕者對年長者,身體低者對身份高者,或同性朋友之間握手時使用。在男子對女子的社交禮儀中,一般不用這種禮節。在握手之時,若掌心向下則顯得傲慢,會表現出一種支配和駕馭感,這叫“倨傲式”。握手時若掌心向上則顯得謙恭,伸出雙手捧接對方的右手則更是謙恭備至了,這叫“乞討式”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