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常見問題十解

“制訂”即製作、訂立。公文中習慣用於具體規章制度的訂立。如:“我們單位相繼制訂了防火、門衛等安全管理制度。”

5、“物質”與“物資”的運用

“物質”即能觸及、能見到的客觀存在的東西。該詞多用於哲學和物理學上的抽象概念。

“物資”即指具體的財物資源。

6、“需要”與“須要”的運用

“需要”即對“缺乏”而言,還有“要求”的意思。詞性為及物動詞,後可帶賓語。

“須要”即說明“應當”、“必須”的意思。詞性為能願動詞,修飾限制動詞。

7、“權力”與“權利”的運用

“權力”即可以管轄、統治、支配別人的權柄,受其管轄者必須服從。

“權利”即指一定的人被規定賦予的可以享受的權益。如:“公民有監督公共權力正確行使的權利。”

8、“截止”與“截至”的運用 

“截止”即到期停止。

“截至”即到……為止。

9、“違反”與“違犯”的運用

“違反”即不遵照,反著方向做。

“違犯”即違背,觸犯。

10、“以至”與“以致”的運用

“以至”即到,直到。用於時間、數量、範圍的延伸或擴大。

“以致”即弄得,由此而造成,用於下半句的開頭,表示結果。

11、“象”與“像”的運用

在公文寫作中重點要注意,當“像”作為比喻詞或作為其它系動詞時不能寫作“象”。

12、“的”、“地”與“得”的運用

“的”、“地”、“得”是結構助詞,在口語裡都念“de”。“的”用在名詞前,是定語的標誌;“地”用在動詞和形容詞前,是狀語的標誌;“得”用在動詞和形容詞後,是補語的標誌。 

13、“部署”與“布置”的運用 

“部署”即指全局重大工作的安排。

“布置”即指全局具體工作和事項的安排。

14、“既”與“即”的運用

“既”是並列連詞,通常與“又”配對使用。

“即”相當於判斷詞“是”的用法。另有“即使”的含義。

15、“和”、“與”、“及”的運用

“和”口語色彩比較濃;“與”帶一些文言色彩,常用於比較鄭重的場合;“及”連線的成分雖然也是並列,但表達的意思上有輕重的分別,即前重後輕。

三、如何處理公文標題製作中的幾個棘手問題

1、解決轉發性通知標題冗長繁瑣問題

層層轉發公文,由於“過橋”機關多,很容易造成該類公文標題冗長繁瑣,如“裹腳布”似的,解決此問題辦法有四:

①只寫轉發第一次轉發機關的通知;

②直接轉發原檔案;

③在標題中只出現上一級機關轉發通知的文號;

④只用本機關發文的標題,而將其它機關的標題概括為檔案。

2、標題中標點符號的運用

為了保持標題簡煉和整潔大方,一般地儘量不用標點符號的儘可能的不用。非用不可的有下面幾種情況:

①可用書名號。主要用於法規、規章名稱和被批轉、轉發的公文標題等。

②可用問號。如:《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③可用引號。如:《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的幾個問題的指示》

3、長標題的排列

根據標題長短,分一行、二行、三行均可,注意分割合理,布局勻稱、美觀,不可割裂題意,即一個詞不可斷開分在兩行。

四、結構層次序數是如何規範的?

第一層為“一”,第二層為“(一)”,第三層為“1.”,第四層為“(1)”。在一段文字內部常使用“ 一是、二是、三是……”,“首先、其次、第三……”。

五、公文中的數字運用有哪些規範要求?

公文中的數字,除成文時間、部分結構層次序數和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具有修辭色彩語句中作為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外,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

黨的公文用阿拉伯數字書寫成文日期。不標明主送機關的普髮式公文(決議、決定、條例、意見、規章等)加括弧標註於標題下方居中位置。

年份一律使用公曆年份的全稱,如1978年、XX年不能略為78年、XX年。

同一檔案中同類數量的表示方法應前後一致。

六、公文字型和字數有哪些規範要求?

主標題字號一般應為二號標宋字型,副標題的字號應小於主標題字,大於或同於正文字。正文用三號仿宋字型。以16k紙型編排,每頁文字20行,每行25個字。

以a4紙型編排,每頁文字22行,每行28字。公文主題詞用三號標宋字型,“主題詞”三字套用三號黑體。

公文中的頁碼用4號半角白體阿拉伯數碼標識,置於版心下邊緣之下一行,數碼左右各放一條4號一字線,一字線距版心下邊緣7mm。單頁碼居右空1字,雙頁碼居左空1字。空白頁和空白頁以後的頁不標識頁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