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提高寫作能力,各個單位都很重視。多數單位採取的形式是請人授課,多數效果一般,主要是沒能入心入腦。切實提高寫作能力,是很困難的事,因為需要具備的因素較多,一般人堅持不下來,提高很慢,也慢慢失去進取心。對於寫文章,特別在起步階段,需要在四個方面引起注意。

一、文章的標題。寫文章總框架上是總、分、總,段落上要上下貫通,每個段落內部要邏輯清晰,小學生寫作文就開始學,說起來簡單,但做好了有難度。首先是題目,具體內容不細說,但背後涉及領導思維、寫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工作悟性,直接影響著標題的質量。

領導思維,涉及的是全局,會影響文章的品質。實際上,這項工作最簡單,主要解決三個問題即可。一是為什麼要幹這件事,比如講意義、重要性,一般在文章開頭的部分;二是如何乾好這件事,比如講抓好幾個方面,一般體現在文章中間的部分;三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講領導重視,建好體制機制,抓好獎懲、做好黨建等等。這只是一般的要求,做到了可以得60分,如果想拿更高的分,必須將具有高度、厚度的思想體現到題目上。比如闡述工作的重要性,過去是直接點某項工作比較重要,後來都這么講,大家都麻木了,現在不得不轉變,根據具體工作,在題目上說得更加明確簡潔。涉及文章標題的部分,不論一級標題,還是二級標題,都要體現一種領導思維,都要注意直接了當,都要注意將具體工作與上級要求結合起來,找好結合點,一語中的,使大家一看標題就知道你想說什麼。在寫文章前,可以冥想一下,我就是領導,深入想想要寫的東西是什麼?大家怎么看?我們要怎么辦?冥想是很重要的環節。

思想境界,核心是要無私。為什麼要無私?無私跟寫文章有什麼關係?大家知道一個現象,小孩沒多少知識,但有時說話很準,大家佩服。為什麼?心底無私,看事物就清楚。寫文章就是要把事情寫清楚、大家認可。摻雜私心,比如部門私心和個人私心,你就做不到把文章寫上層次。所以,寫文章的人,要沒有私心,至少,在你寫的時候,要把私心去掉。去私心的方法多種多樣,必須要注意,心裡乾乾淨淨後才能動筆。這個很重要,它承上啟下。“承上”,會影響領導思維的質量,會對文章的大標題有影響;“啟下”,會影響小標題,以及具體表述,這種影響看不見摸不著,但很重要。

工作悟性。工作悟性影響對事物輕重緩急的準確判斷,比如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有的同志講,工作做什麼就寫什麼不就完了?這個話既對也不對。對是指應該實事求是地寫,不對是指不能簡單從事,許多情況是做得好、寫不清,真正的味道並沒有寫出來。比如題目怎么寫,是順敘還是倒裝,需要與文章全篇的指導思想相統一,還要寫出韻律來,像音樂一樣(寫文章要努力尋找譜曲的感覺,哪裡低,哪裡高,要注意把握)。比如一句話,“要高度這項工作”,也可以說,“這項工作必須高度重視”,還可以說,“要把這項工作放在地區發展的大局來推進”,味道不一樣,要看什麼場景了,需要細細品味。

二、文章的起論。文章首先要做好謀篇布局,具體是定好一級標題和二級標題,搭好框架。標題定下來後,具體內容特別是起論,就比較重要。現在文章的起論,一般必須與體制要求統一,領導講話、調研報告基本是一個路子,只是形式有所區別,核心是一樣的,都要引用一些依據。如果上面提到的框架講的是論點,現在是在找論據。論據的基礎是中央的檔案。有三個原則需要遵循。

1、原汁原味,切忌不嚴謹。要學會不違反原義的“斷章取義”。

2、歷史脈絡,即我們要寫的事情的歷史脈絡。找這方面資料稍微費些時間,中央的政策一般是一以貫之的,但各階段側重點不一樣,需要平時積累。現在的主要問題是絕大多數同志平時看得少,根本就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要注意彌補這些不足,要有一些耐力,注意積累,原話記不住,至少要有印象才好。

3、把握精神實質。現在的檔案很多,取其核心精神,主要有三個:一是創新,二是穩定,三是實效。創新就是改革,穩定就是穩妥,實效就是民眾認可。歸納為一句話,就是積極穩妥推進民眾認可的創新。寫文章,照這個基本精神去做就可以了。

三、文章的主體內容。文章的真正好壞,主體內容是真正的關鍵。一篇好的文章的基本特徵是,知識點特別多。如果能夠做到一句話就是一個知識點最好,能夠將這些知識點順暢地聯接起來,就更好。有標題,有中央檔案精神和要求,下面關鍵的就是知識點的綜合論述。沒有定式,因地制宜,但前提和基礎是,必須靜下心來多看書,熟讀三百遍,其意自現,然後靈活運用。對讀書,一般可集中在三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