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樣買賣契約與定作契約

一、問題的提出

買賣契約與承攬契約,作為契約法規定的有名契約,相互之間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買賣契約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契約。貨樣買賣是按貨物樣品確定買賣標的物的買賣。承攬契約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契約。其中定作契約是指承攬人根據定作人的要求,以自己技能、設備和勞力,用自己的材料為定作人製作成品,定作人接受特別製作成品並給付報酬的契約。

但在司法實踐大量的買賣契約和承攬契約糾紛中,經常發生貨樣買賣契約和定作契約難以甄別的情況。歐豐家具訴武漢nec加工承攬契約糾紛一案中,原告訴稱XX年10月開始,其根據被告提供的貨品種類、規格、數量、式樣等,為被告製作各種櫃檯、燈箱等辦公家具產品。但是根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來看,原、被告之間簽訂的是一份典型的買賣契約,雙方明確約定買方、賣方,貨物的數量、質量要求和具體貨款等。類似情況在其他買賣契約糾紛中也經常出現,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審理的欣維毛紡織有限公司訴葉繁貿易有限公司買賣契約糾紛一案中,XX年8月原、被告簽訂了一份《內銷呢絨供需契約》,由被告根據原告提供的樣品,為原告提供價值42萬元的鋼花呢,原告另派員到被告生產工廠監督產品質量。另外,還有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即一些單位要求生產廠家在出廠商品上註明買方特有標誌,因此發生貨物質量或者貨款糾紛,此類案件中同樣存在屬於定作契約糾紛還是買賣契約糾紛的分歧。

二、甄別的意義

其實,區別買賣契約與定作契約的意義不僅在於案件的實體處理,更在於案件審理中的一些程式問題,主要是:

一是確定案件的管轄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若干問題的意見》、法函(1995)175號的規定,加工承攬契約糾紛要以加工行為地為契約履行地,即承攬人以自己的設備、技術為定作人加工產品的地點,但如契約約定接收加工成果地為契約履行地,則從契約約定,不以加工地為契約履行地。如果契約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又都不在契約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契約約定的履行地法院無管轄權。而買賣契約中,雙方當事人沒有約定契約履行地時,應以當事人約定的交貨地點作為契約履行地。除交貨地外,契約中約定的貨物到達地、到站地、驗收地、安裝調試地等均不視為契約履行地。契約沒有約定交貨地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契約履行地:採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契約履行地;採用自提貨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契約履行地。契約實際履行地與契約約定履行地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為契約履行地。只要部分貨物的交付地點與契約約定的交貨地點一致,就要以約定地點為契約履行地,以契約約定的交貨地點確定管轄權。如果契約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契約約定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綜上,承攬契約以加工地為主要管轄地,而買賣契約則主要以交貨地確定管轄地。因此,在很多時候契約的性質直接決定著管轄地的確定和案件是否移送問題。

二是確定當事人舉證的分配。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不同的契約糾紛對當事人舉證責任的要求是有區別的。承攬契約要求定作人舉證證明按照契約約定提供了相應的技術要求或者材料,並且按照約定時間驗收、接受加工成果,支付一定的報酬或者材料費用;承攬人要舉證證明按照定作人的技術要求保質保量地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了加工成果。買賣契約只要求賣方提供證據證明交付的標的物符契約定的質量要求,在約定的時間內交付相應數量的標的物即可;而買方則要舉證證明按時收貨按時支付貨款。舉證責任包括行為責任和結果責任,在司法實踐中,除了為證明自己主張的事實要提供相應的證據,承擔相應的行為責任之外,還要承擔因為不能舉證或者舉證不力而要承擔的結果責任。承攬契約與買賣契約,當事人所要承擔的結果責任也是不一樣的,承攬人沒有按時完成工作成果,負有的是繼續完成並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承擔定作人拒不接受工作成果的結果責任;出賣人如果不能及時供貨,買受人可以單方解除契約並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

三、甄別方法

甄別方法之一:承攬人身份特定化。在承攬契約中,雙方當事人注重的是工作成果完成的條件,是承攬人的“合作”。根據契約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定,承攬契約的承攬人必須以自己的設備、技術和勞力完成工作或者工作的主要部分。如果定作人所需要的標的物能夠從市場上任意買到,定作人就不必通過訂立承攬契約要求承攬人來完成。因此,定作人選定承攬人是基於承攬人的技術、設備和勞力,具有特定要求的。如果承攬人擅自將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將構成根本違約。此時,定作人可以選擇要求承攬人對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或者通知承攬人解除契約、賠償損失。契約未經定作人同意,不能將工作或者工作的主要部分轉交第三人完成。而買賣契約中,賣方的生產過程不需買方制約,賣方可以將工作任務轉交第三人完成,無須徵得買方同意。因此,甄別承攬契約和買賣契約,首先要看承攬人或者出賣人是否特定的。如上文提到長寧法院審理的欣維毛紡織有限公司訴葉繁貿易有限公司買賣契約糾紛一案中,被告是根據原告提供的樣品交付貨物的,但是被告自身作為貿易公司是沒有製作能力的,只能委託工廠加工。因此,按照承攬契約承攬人特定化的要求,該案應該定性為貨樣買賣契約糾紛。

甄別方法之二:承攬契約定作物特定化。承攬契約的標的物是嚴格按照定作人的要求製作的,用以滿足定作人的特殊要求,而且必須以定作人所具有的條件來完成。首先,這種標的物是在契約生效後才開始製作的,從製作開始即為定作人所有,承攬人無權處分,只有在定作人超過兩個月不支付承攬報酬的情況下,承攬人才能作留置處理,否則要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因此承攬契約的標的物是承攬人運用自己的技術、設備和勞力在契約生效後製作的特定物,而買賣契約的標的物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是種類物。買賣契約標的物的特定性,通常是不改變標的物本質屬性,標的物可能在契約成立時已經存在也可以是在契約成立後生產。這種特定性是相對的,往往是買方在賣方的產品範圍內或者基礎上,做些選擇性的確定,產品本質屬性並不改變。上文提到的一些單位要求生產廠家在出廠商品上註明買方特有標誌,如超市要求廠家在供應商品上打上超市標誌的行為,不能定性為定作行為,仍屬於買賣行為。

甄別方法之三:定作過程的特定化。在多數情況下,承攬契約雙方當事人主要針對的是承攬人製作的過程,移轉標的物的所有權並不是承攬人的主要義務,而是承攬人完成工作成果後的一種附隨義務。承攬人製作過程就是把承攬人的技術、智慧和物結合在一起,在物上必須凝結著承攬人的勞動結果,才能滿足定作人的需要,定作人取得的不僅僅是物的形式。而買賣契約雙方針對的標的是貨物的所有權,對於該貨物的製作過程一般不是買方所關心的。因此,要甄別定作契約與買賣契約還有一個重要方法是定作人對於定作物的加工過程是否關心,是否有特殊要求。如果定作人對承攬人的製作過程有著特殊要求,有些還派員直接參與監督製作過程,那么多數屬於定作契約。如果買方只關心商品本身,而不在乎該商品的製作過程的,那么多數為買賣契約。

對於甄別個案的性質是買賣還是定作,必須綜合上述三種方法加以考量,不能僅憑符合其中的一種標準而斷定契約的性質,只有同時符合上述三種標準的契約,即全面符合定作主體、定作物以及定作過程特定化的要求,才能認定其為承攬契約。

相關推薦:
服裝定作買賣契約範本
最通用的定作加工契約範本
加工定作契約範本
開發區中國小營養午餐定作供應契約樣本
加工定作契約格式
青島市服裝定作(買賣)契約
定作契約(示範文本)
定作契約(示範文本GF--2016--0302)
定作契約(三)
青島市服裝定作(買賣)契約(QF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