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愛兼備,服人育生——班主任學習材料

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不同於一般的愛,她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母愛容易出現溺愛,友愛需要回報,情愛是專一、自私的愛。而師愛是嚴與愛的結合,這種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博大無私的愛,她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與孩子朝夕相處中,我始終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

一、以愛心為出發點開展工作

1.尊重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要求和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把人格看得尤為重要,而事實上尊重學生的人格確實是任何一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我班有一個好動、散漫、脾氣倔強、口若懸河的男生,打“太極拳”是他的強項,今天你要他做什麼,他當面爽快答應,事後拖拖拉拉,實在拖不下去了,再勉強完成。剛開學不久,某位科任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嚴厲地批評了他,誰知他竟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奪門而出。類似於這種他所謂傷及“面子”而與科任老師發生衝突的事情多次發生,使老師根本不願進班上課,給我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同樣氣憤的我,竭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採用換位思考的方式,以學生的角度去詮釋和理解這種種的無禮行為。當下的部分學生,蠻橫、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急於得到別人的肯定,只有對症下藥,才能真正解決根本問題。於是,我重新翻閱了他以前的檔案和老師的評語。愛好音樂、為人熱情、樂於助人這一連串肯定的讚揚赫然映入眼帘,他並非毫無優點可言,我忽然間意識到了工作的切入點。於是,我通過電話與其父母進行了交流,更多更好地了解他的脾氣性格;利用課餘時間找他談心,從他的愛好到他在班級中不被人注意的小事,以及與老師發生衝突的原因,此等種種違反校紀校規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的談話於剖析。他的態度不再那么強硬,神態不再那么趾高氣昂,說話放低了音量,臉上的表情緩和了。此後的多次談話,話題從他的家庭,他於父母的交流,到他對自己錯誤的認識和行為上的衝動表現出反省和改正,變化就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他開始在意我對他的態度、對他的評價,希望在班級活動中承擔工作。我充分發揮了他的音樂專長,無論是主題班會還是校園歌手大賽中都讓他有獨當一面的表現機會,他也從不負眾望,把集體榮譽放在了第一位。在組織班級主題班會時,他竟然自主發動同學策劃、組織、排練了所有的節目和串聯詞,而他給我的一句話是:“楊老師,這次的主題班會由我們來完成,算是補償我以前給你帶來的麻煩。”畢業後,每年的教師節前或是開學前,他都會和其他同學回來看我,更會在過年前發條祝福簡訊,或是神奇般的出現在我家門口,讓我喜出望外。

2.老師要有愛心,基於愛心的教育是對學生教育的基礎。當班主任不要光看到煩人的日常事務,而是要看到幾十個活潑的年輕生命。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家長”,必須取得學生家長的支持和協助。有少數家長,每次接到班主任的電話、邀請,神經都繃得緊緊的,戒備重重,如果班主任能抽出一點時間做一次家訪,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深入溝通與交流,這將能溶解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冰牆”,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

班級管理中必須用好獎與懲兩種手段。召開家長會時,光榮榜上多列表揚細目表,儘量多表揚學生。日常與學生接觸,也要多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學生,多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少人認為德育工作中只要有處罰,師生關係就必然處理不好,其實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罰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學生,不侮辱他們的人格,學生就能感受到你的愛。當然不管是處罰前還是處罰後,你還必須講道理。

二、量化管理抓落實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自制力,他們不僅是教育的客體,同時又是認識的主體,已具備一定的控制和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量化管理又是提套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量化管理是以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為出發點,以《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基礎,通過從整體著眼,從細處著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達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的最終目的。

《中學生守則》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為了這個遲到問題,我班經過了點名、登記、相應的處罰,以培養學生守時的良好習慣。又如不亂扔紙屑果皮的問題,班級有檢查、罰掃地等管理制度,促使學生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天,我就向學生宣布諸如此類簡單合理可行的班級規章制度,並切實執行2,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班主任是個言出必行的人。如果發現所制定的規章制度過於苛刻,當然可以修訂甚至廢除,但一切都要經過討論和解釋,公開進行。要讓學生明白你的意圖,他們才肯合作,才會自覺守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