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縣農業農村工作思路

3、完善農村工作機制。逐步健全完善農村工作的領導機制、管理機制、約束機制、落實機制、督查機制、服務機制、考核機制和獎懲機制,積極做好年度考評,對農業農村工作實行科學的管理和考核評價,逐步探索符合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符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符合廣大幹部民眾發展願望的農村工作機制。營造各級各部門重心下移、城鄉發展互動、所有資源統籌運作的工作體系。

(四)深化四項改革

1、農村稅費改革。全面 落實“兩免徵”政策,規範整治涉農收費,建立農民負擔舉報制度,健全和完善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機制。

2、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按照全省林改工作的步驟和時間安排,廣泛宣傳,精心組織,規範程式,依法實施,對全縣x萬畝林地的使用權和林木的所有權進行確權,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切實做到“明晰產權、減輕稅費、放活經營、規範流轉”,確保年內順利完成林改工作。

3、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積極做好四座國有水庫的水利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對全縣農村小型水利工程進行調查摸底,明晰水利工程所有權和管理機制。按照“誰建、誰有、誰受益”的原則,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採取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合作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改革,充分利用水利資源和技術優勢,開展多種經營。

4、農口下屬企事業單位改革。年內全面完成農業、水務、果業、水保下屬國有企業改革,重點要抓好縣畜牧良種場、農科所、漁種場、x園藝場四個企事業單位的改制工作。按照公益職能和服務職能分離的原則,逐步理順動物防疫和農技推廣管理體制,穩定農業技術人員隊伍。

(五)做活五篇文章

1、圍繞“希望在山”做活以果業為主的高效林業這篇文章。一是做大做強以臍橙為主的果茶業。年內完成新開發臍橙面積x畝。落實經營主體,強化果園管理,確保開發一塊,成功一塊。依託x茶場、x茶場,新開發無公害茶葉x畝;二是鞏固發展青梅產業。策應青梅酒廠的動工興建,積極引導農民加強現有青梅園的管理,逐步加大發展力度,年內力爭新開發青梅x畝以上。三是大力發展雜交竹為主的竹業。重點改造或擴種竹類面積x萬畝。 四是大力發展以x為主的速生豐產林業。加快做好年產x萬m3高密度纖維板的立項、審批、招商工作,積極發展招商林業。依託x公司,以x等鄉鎮為重點,發展以x為主要樹種的工業原料基地。

2、圍繞“潛力在水”做活以羅非魚為主的特種水面養殖這篇文章。進一步加大省級羅非魚良種繁育場的建設力度,並以此為依託,在全縣x座水庫、x畝以上山塘推廣羅非魚養殖,力爭年內羅非魚可供加工量達到x噸。積極引進羅非魚飼料生產和產品加工企業,形成羅非魚繁育、養殖、加工、銷售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格局。加大漁業技術推廣,大力開

發宜漁低洼地資源和改造中低產魚池,推廣稻魚工程,積極引進新品種,抓好大眾魚、特色魚、創匯魚和休閒魚的養殖,發展外向型漁業。力爭全年漁業養殖面積達到4.7萬畝,水產品總量達1.7萬噸。

3、圍繞“重點在田”做活以發展商品蔬菜為主的種植業結構調整這篇文章。以建設粵閩蔬菜供應地和滿足自給要求為目標,重點建設好x8個蔬菜生產基地,發展以反季節蔬菜為主的外銷型蔬菜產業。同時,把握農民傳統習慣和產業基礎,大力發展花卉、紅芽芋、扁蘿蔔、道菜、荸薺、西瓜、菜油兩用油菜等特色經濟作物,引導農民擴大種植規模,形成經濟作物區域布局。力爭使經濟作物占種植業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增收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