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村土地利用管理

(三)明確農民建房時限和收費標準。(1)農民建房審批時限:村民向村民小組提出用地申請,經村委會討論通過後,由村代辦員統一報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國土、規劃視窗。鄉鎮國土所、規劃站受理後,須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派員現場勘查。經現場勘查,符合建房條件的,建房申請戶向鄉鎮國土所、規劃站提交相關申報材料。鄉鎮國土所、規劃站受理農戶建房申報材料後,須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並上報縣國土局、規劃建設局審核。縣規劃建設局自收到申報材料後,須在10個工作日內向建房戶下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縣國土局須在規劃建設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後10個工作日內向建房戶下發《建設用地批准書》,建房戶得到《建設用地批准書》後方查動工興建。對於由於各種原因不予批准的建房戶,應及時以書面形式告知。(2)農民建房審批收費標準。國土部門《土地證》工本費,普通本5/本,特製本20/本。建設部門《房屋所有權登記證書》工本費10/本。規劃區內農民建房收費依照乾府辦字[XX]35號規定執行。

三、嚴格農村土地管理制度。

(一)實行耕地保護責任制。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層層落實耕地保護責任,每年縣政府與各鄉鎮政府簽訂耕地保護責任狀,各鄉鎮人民政府必須對本行政區域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以及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負總責。在新增建設用地中,要儘量使用坡地、荒地等未利用地,儘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即使需少量占用耕地的,也要堅持占一補一,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要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五不準”制度,嚴禁占用基本農田植樹造林、發展林果業、挖塘養魚、畜禽養殖以及通道綠化。

(二)實行目標管理制。縣政府對鄉鎮土地管理實行年終目標管理考評,將各鄉鎮轄區內的基本農田、耕地保有量指標、農民建房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和違法用地執行情況納入鄉鎮政府年終目標管理考核體系。

(三)嚴格落實領導問責制。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是農村土地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轄區內的耕地保護和違法用地負總責。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xx條規定:“未按照鄉村規劃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各鄉鎮是農村土地管理的責任主體,原則上每年要組織一次違法用地集中清理。對轄區內造成土地管理秩序混亂、違法案件頻發的鄉(鎮)主要領導,要按照監察部、國土資源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的《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第15號令)實行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