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學期培訓計畫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確立“和諧教育”、“可持續性發展”為核心的現代教育觀點,切實把最佳化教育過程、更新課程內容、完善管理體製作為深入教育科研、推動教育改革的主要抓手,堅持“教育科研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踐服務、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管理水平服務、為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的宗旨,以教師專業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為目標,以信息化為載體,以教師學習觀念的真正轉變為先導,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紮實有效的我校實際,轉化培訓方式,以如何實現“高效課堂,有效學習”為重點開展培訓,做到重點突出、培訓有序、組織得當、學以致用。

二、培訓要點

(一)逐步規範學校的校本培訓制度,不斷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性,在理論學習上繼續實施“五定三結合”的培訓模式,做到“邊培訓、邊套用”、“樹骨幹、推典型”,以點帶面,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二)認真落實校本培訓的各項要求、任務,真正做到不走形式,不做過場,繼續開展好以教師基本功為主的常規校本培訓,開展好以集體備課為依託的課堂教學培訓活動,關注教師的自身發展。

(三)採取學教結合,以學促教,以教促學的方法;採用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集體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不求大求全、力爭讓每個培訓教師都學的所獲、並能套用於教育教學實踐中去,使教師的教育教學不斷得到更新與發展。

(四)立足“校本”,狠抓“教研”,構建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校本研修機制,師訓、教研真正結合課堂,真正指導幫助教師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真問題”,通過教師反思、學習、嘗試等步驟,逐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培訓內容

(一)師德師風培訓

1.加大對教師法制思想的培訓,使教師做到依法執教。轉變教學觀、學習觀、事業觀,激發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

2.培養教師團結協作,甘於奉獻,樂於付出的師德風範,開展系列活動,打造一個自信,自強,自立的團隊。

3.結合教師的實際,開展教師自我成長的規劃設計,制訂自己的成長規劃,通過此項活動,使教師一方面獲得成功的體驗,另一方面讓教師進行自我加壓,分階段實現教師在教育教學上的轉變與提高。

(二)課堂教學研究的培訓

課堂教學研究的培訓主要以實施名師培訓計畫為主線,以完善骨幹教師梯隊培養制度為主要工作目標,引導教師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實現縣局提出的 “高效課堂,有效學習”這一工作重點。

1.教師的自我認識,自我反省,自我定位,自我提高

要求教師對自我進行綜合的、切合實際的再認識。找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困難、困惑並提出來,思考彌補不足的方法、途徑,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並不斷探討解決現實中問題的方法,以便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己。

2.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完善骨幹教師隊伍梯隊培養制度

重視青年教師成長。認真全面地制訂青年教師培養計畫,與全校青年教師簽訂成長目標責任書。在師德師風、理論學習、教學常規、教育科研、繼續教育、成為骨幹教師、自評自查等七個方面對青年教師提出具體的、體現個性化的年度目標要求。同時發揮青年骨幹教師的典型示範作用,以典型引路的形式,激勵全體青年教師鑽研課堂教學,探索好的教學方法,努力形成特色鮮明的教學風格,讓自主、探索、合作的教學方式成為課堂的主鏇律。本學期,將著力抓好以青年教師為主體、以教育隨筆撰寫活動為載體的教育反思工作,為全體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提供隨筆發表的園地,引領全體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把反思的目光投向各個層面,讓一個個彌足珍貴的教育案例在咀嚼中走向思考的深度,引發生命的睿智。努力把全體青年教師培養成為“有自己的優勢、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成果”的“四有”教師。

3.轉改教研活動“假”、“全”、“空”、等現象

體現教研活動中“教”和“研”的實質性。要求“教者”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不斷嘗試新的教法為“觀者”提供最具價值的素材“研者”(包括授課教師在內)要研究“直正的問題”,不求全,只求能命中真正的要害,今後的教研活動要避免“怕出錯”“怕失誤”“求形式”“求熱鬧”等刻意掩蓋,追求課的“完美”等現象,做到在課堂上暴露問題,在課堂實踐中解決問題。

(三)班主任,輔導員的培訓

1.狠抓班主任責任意識,使班主任真正理解其重要地位轉變班主任“當與不當一個樣,管與不管一回事”的觀念,強化責任意識。

2.進行班主任常規工作的教育,要統一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的要求,細化班級管理的實施要求。本學期重點要抓學生的自覺學習的學風,班風問題。特別要抓好畢業班的心理教育,做好班級文化建設,營造一種健康面向上的文化氛圍,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指導學生開展好各種綜合實踐活動和的主題中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