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農民減負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省**縣進一步加大中央、省惠農政策落實力度,努力探索和建立落實農村政策,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長效機制,做到了思想不忪懈、力度不減弱、措施更到位,鞏固了稅改成果,促進了全縣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政策宣傳,為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營造良好的工作

氛圍

減輕農民負擔是黨在農村的一項基本政策,是一項十分嚴肅的政治任務,我縣始終把減輕農民負擔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化認識,強化管理,狠抓落實。

1、加強政策宣傳,提高思想認識。為切實將中央和省市委新的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進一步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我縣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宣傳貫徹活動,使政策做到了家喻戶曉。一是召開會議宣傳貫徹。年初,縣鎮村層層召開會議,及時傳達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使中央和省委兩個“一號檔案”精神很快宣傳到戶。縣委及時召開常委會進行專題研究,針對新時期減負工作的新特點,集中時間對全縣國家幹部、財經幹部和村主職幹部進行政策培訓,重點學習《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農業部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的通知》、《**省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條例》、《省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省財政廳省農業廳關於做好XX年擴大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的通知》、《省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省財政廳省農業廳關於印發**省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方案的通知》及糧食直接補貼、綜合補貼和水稻良種補貼的有關政策,提高了基層幹部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幹部入戶進行宣傳。全體包村幹部、包村財乾進村入戶,採取走訪農戶、召開黨員會、戶主會,發放公開信和政策宣傳單、刷標語、辦專欄等多種形式宣傳政策,全縣共印發學習資料12萬份,召開各類會議5000多次。三是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真正做到讓政策進村入戶,深入人心。

2、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為了確保減負工作取得實效,我縣全面加強了對減負工作的組織領導,嚴格落實了各項工作責任。一是調整充實領導力量。鑒於人事變化,縣委、縣政府及時調整充實了我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領導小組力量,由縣長任組長,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兩辦”主任及縣直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同時,各鎮也調整了相應的領導班子,為減負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二是強化領導責任。縣鎮兩級黨的一把手為減負工作第一責任人,行政一把手為直接責任人,繼續實行縣“四大家”領導聯鎮、鎮幹部包村工作制度,做到每個村至少有1名國家幹部和1名財乾駐點,縣鎮村各級都以責任狀的形式落實了工作責任,並納入全年工作目標考核;三是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繼續實行農民負擔“一票否決”制和“籠子”管理制以及連帶責任追究制;四是嚴格實行部門負責制。縣直有關部門對本部門本系統農民負擔工作負全責,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違反、查處誰”的原則認真執行。通過強化工作責任,全縣上下形式了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配合抓的減負工作格局。

二、嚴格落實政策,為農民減負增收打造牢固的政策平台

XX年,中央、省委進一步加大農村綜合配套改革力度,出台了更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惠農政策。我縣進一步嚴明政策,嚴肅紀律,加大政策落實力度,真正讓農民享受到政策實惠。

1、規範政策監督卡填發工作。農村政策監督卡是農民的明白卡,農村政策的宣傳卡,也是基層收繳和發放資金的重要憑證。今年是實施電腦列印發放監督卡的第一年,5月10日,縣減負辦與綜改辦聯合,對農村政策監督卡列印與填發工作組織專門培訓,並組織專班駐鎮督導,確保監督卡列印規範。在列印過程中,各地嚴格以鎮財政農經所為單位,由包村財乾集中測算、集中列印、集中審核,確保了11萬份政策監督卡全部按要求高標準、高質量落實到戶。

2、嚴格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綜合補貼政策。XX年是國家對種糧農民實施補貼的第七年。糧食直接補貼在補貼的規模、資金髮放時間上都發生了變化。針對新的變化,我縣堅決實行 “五個統一”、“九個嚴禁”,把好政策落實關,確保了補貼資金的及時足額到戶。“五個統一”,即統一補貼品種,糧食直接補貼和綜合補貼的品種定為水稻、小麥、玉米,水稻良種補貼的品種為早稻、中稻、晚稻;統一補貼對象,糧食直接補貼、水稻良種補貼和綜合補貼的對象為我縣所有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戶(含**經濟開發區、原種場、種畜場、園藝場、庫區);統一補貼辦法,XX年糧食直接補貼面積以XX年實際種植面積為依據;統一補貼標準,糧食直接補貼的標準為14.85元/畝,水稻良種補貼標準為早稻10元/畝,中稻15元/畝,晚稻15元/畝,小麥良種補貼標準10元/畝,玉米良種補貼標準10元/畝,棉花良種補貼標準15元/畝,綜合補貼標準為51.4元/畝;統一補貼發放形式,糧食直接補貼、水稻良種補貼和綜合補貼一律以存摺方式發放到戶。“九個嚴禁”,即嚴禁違背政策搞平分,嚴禁抵扣稅費,嚴禁抵扣債務,嚴禁劃轉,嚴禁遲撥遲發,嚴禁挪作他用,嚴禁打白條,嚴禁弄虛作假冒領,嚴禁鎮、村幹部代領、代發。通過採取上述措施,XX年全縣糧食直接補貼資金1973.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