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教工小家創建小結

我們恪守師德、以生為本,兢兢業業教書育人,一年來,我們教育的孩子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趙xx老師輔導的書畫小組,在xx市、xx區級書畫比賽中,獲獎9人次;全組語文老師輔導的學生,發表習作28篇,在國家、省、市級比賽中,作文獲獎68人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組張xx老師為組長的航模教練組,輔導學生在江蘇省無線電通訊錦標賽中獲個人二等獎 1個、三等獎6個,在第十三屆飛北全國航空航天模型總決賽中獲得個人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在江蘇省青少年車輛模型比賽中獲得個人一等獎8個、二等獎18個、三等獎33個;正是他們的無私付出,為學校贏得“中天模型綜合獎”(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五部委授予),該獎項在全國也僅有三個單位獲得。暑假期間,校航模隊第10次蟬聯了江蘇省國小男子組綜合團體冠軍。

以我們五年級學生為主體的學校蕊春合唱團演唱的新編少兒歌曲《讀唐詩》、經典少兒歌曲《嘀哩嘀哩》參加“童心向黨”江蘇省“學黨史、唱讚歌、樹美德”教育實踐活動總決賽,以全場最高分的優異成績無可爭議地獲得了特等獎。江蘇省文聯王湛主席和教育廳胡金波副廳長為蕊春合唱團現場頒獎。建黨90周年之際,該節目先後在央視少兒頻道、中央教育電視台、江蘇衛視、江蘇體育休閒頻道播出。

四、實踐交流,提升教育水平。

只有教師的發展,才會有學校的發展;提高人,是高層次的關心人,是尊重人的發展權和文化權最重要的體現;學校的重要責任就是要想方設法不斷點亮教師可持續性發展的希望之燈。五年級工會小組響亮地提出了“培訓是最好的福利,成長是一生的財富”的教師發展行動綱領,將點亮教師的發展之燈視為高層次的人文關愛。我們堅持——

1、讓學習豐富教師的精神世界

資訊時代,教師惟一、持久的優勢就是比自己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學習是一種環境,學習是一種對話,學習是一種問題意識,學習是一種批判思維。工會小組力圖讓學習融入教師的生命,讓學習滋養教師的人生,我們認為 “只有學習精彩,生命才會精彩;只有學習成功,生命才會成功。”

首先,勾畫遠景目標,明確主攻方向;其次,人人率先垂範,引領價值取向;第三,創造必要條件,滿足教師需求;第四,依據年齡結構,明確培訓要求;第五,豐富學習形式,提高學習實效。

2、讓實踐充實教師的生命體驗

教育實踐是教育的生命。學校工作的重心在教育教學實踐。學校將科研與實踐緊密結合,大力推行草根化研究方法,工會小組全體教師緊密配合學校,樹立起了“實踐即研究”的意識,對教育教學的方法、內容、途徑等進行潛心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一年來,組內教師在市級以上報刊、雜誌發表教育教學論文20餘篇,而這些成果的取得,無不都是躬身實踐的結晶。

3、讓反思提煉教師的生命智慧

有人說,有人做了十年的教師,等於做了一年的教師;有人做了一年的教師,卻像做了十年的教師。之所以有如此差別,其根源就在於你怎樣做教師。善於反思是科研型教師的本質特徵,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提煉教師自身的生命智慧,是學校永恆的要求和必然。

4、讓成功提升教師的生命價值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對教師而言,絕大多數教師的成功就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因此“優秀教師就是先進教育生產力”成為了我們小組人才培養的重要理念。為了讓優秀教師品嘗到成功的快樂、進而提升教師的生命價值;同時,更為了激起其他人對成功的渴望,小組依據多元智慧型理論來成就不同類型的老師,讓他們在不同的平台上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我們推行“每周一課”的案例交流,堅持每月一次的教學工作會議。在組內積極實施“青藍工程”,發揮學科名師、骨幹等經驗豐富教師的教學示範和引領作用,通過傳、幫、帶、導、教,促使青年教師形成自己對教學的理解,實現師德、教學藝術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爭取成為優秀教師,同時促進骨幹教師教學水平的再提升、再發展,為教師隊伍建設探索一條足有成效的途徑和方法。

五、團結互助,開展愛心活動。

切實履行“工會是困難職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幫助人”的職責。組內成員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關心。“冬送溫暖,夏送清涼”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傳統。我們積極開展送溫暖活動,堅持對身體不好,家庭有困難的教職工進行慰問。

關愛老教師,九九重陽,我們與部分離退休老教師一起短途秋遊;今年平安夜,我們還為部分退休教師舉行了“80華誕”慶祝活動。我們每年定期組織教師到通州區人民醫院進行細緻的體檢工作,等體檢報告出來後又邀請專家來校作專業講解,接受教職工們諮詢。